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3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139篇
基础医学   330篇
口腔科学   78篇
临床医学   1100篇
内科学   266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440篇
外科学   783篇
综合类   1935篇
预防医学   482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735篇
  5篇
中国医学   477篇
肿瘤学   34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603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698篇
  2004年   429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位乳腺组织在普通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6%[1],外阴异位乳腺组织少见,阴蒂包皮下哺乳期的异位乳腺组织罕见,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现将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哺乳期阴蒂包皮下异位乳腺组织1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6岁,因"顺产后1月余,发现外阴包块17 d"于2019年5月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2.
3.
患者男20岁。因精神分裂症于2006年7月11日入院。入院后给予氟哌啶醇治疗,常规肌注东莨菪碱,0.3mg,1/日,以对抗氟哌啶醇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2006年7月25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及腹胀症状,且逐渐加重,影响进食,为明确诊断进行X线检查,钡餐提示胃内大量食物存留,胃肠蠕动功能明显减弱,考虑为药物所致,建议停药后复查,三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一周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复杂骨折中粉碎骨折块辅助固定的意义。[方法]下肢复杂骨折78例根据AO分型均为C型骨折,通过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辅以拉力螺钉固定。[结果]术后摄片骨折及骨折块达解剖或功能复位,随诊6~24个月,优良率为94.88%(74/78例)。[结论]四肢复杂骨折治疗中,粉碎骨折块的螺钉辅助固定能够加强交锁髓内钉的稳定性,减少断钉、断棒现象,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5.
女性盆腔结核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诊断有一定困难,尤其是盆腔结核性包块更易误诊为卵巢肿瘤及炎性包块等。现将1997年6月-200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例盆腔结核性包块误诊情况分析如下,以提高盆腔结核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阐明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前列腺间质细胞进行刺激后,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与纤连蛋白(FN)合成之间的关系。作者对9例正常的前列腺,采用组织块移植模型,建立人前列腺间质细胞原代培养。  相似文献   
7.
巨大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6岁,因发现上腹部包块2月余于2004年5月16日入院.病后轻微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无发热黄疸等.  相似文献   
8.
颈椎前后路开窗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脱位、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颈椎间盘突出等病症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为了提高手术疗效,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我们于1999年自行设计制作了马鞍型糜芯围领,经过6年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未发生植骨块滑脱或移位,枕部、下颌部、耳部及肩胛部血肿及压疮的发生率也由使用颈托时的46.36%降至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直径≤5cm的卵巢包块3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妇科门诊发现的直径≤5cm的卵巢包块病例数明显上升,其中包括卵巢肿瘤和卵巢瘤样病变。以往认为对诊断不明的直径≤5cm的卵巢包块可以短期观察,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腹腔镜的广泛应用,早期明确诊断及治疗已成为可能。我们对直径≤5cm的卵巢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6岁,汉族,长期在外务工,因“发现右面部包块1年”于2004年6月5日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KPS 90分。双颈部、双腹股沟扪及多个散在、直径约0.5cm-1.0cm、大小不等、质软、活动、无压痛结节;右面部扪及大小约 9cm×6cm×2cm固定肿块,质软、无压痛、边界不清表面凹凸不平、皮肤色素沉着、粗糙、有抓痕。肿块范围上达颧弓水平、下达下颌角水平、前达外眦后 3cm处、后达乳突水平。左上臂近肘关节内上方处扪及约9cm×8cm同质地包块。既往无支气管哮喘和肾病综合征史。胸片及腹部B超正常;右颌面部 CT提示右颞部至右侧下颌骨体部区域皮下约 6.5cm×3.4cm×9.5cm占位病变(纤维瘤、感染)。彩超提示:右腮腺体层增厚,约1.3cm右颌面部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