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世达  刘美霞 《抗癌》2005,(4):34-35
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劳动者长时间接触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容易引起某种特定的肿瘤.这称为职业性肿瘤。目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确认为与工农业生产有关的人类化学致癌物或工业过程有40多种。因此,预防、监测和控制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有致癌作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职业卫生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2.
玉米中伏马菌素B1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伏马菌素(fumonisin,FB)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组镰刀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其中FB1是污染玉米的主要成分,也是导致伏马菌素毒性作用的主要原因,广泛存在于世界范围的玉米及其制品中,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成为真菌毒素中继黄曲霉毒素后的又一个研究热点[1].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虽有下降趋势,但仍是恶性肿瘤造成妇女死亡的第二因素,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近年估计其5年患病1558000人,其中100余万在发展中国家。全世界每年有20多万妇女死于宫颈癌。而宫颈癌的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癌前病变期及原位癌阶段,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到发展成癌,大约需要10年时间。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广西灵山县1358例已婚妇女宫颈癌筛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下简称CLL)是老年期的白血病,发病中位年龄55岁,80%患者〉60岁,并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直线上升。CLL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显著高于东方国家,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统计年发病率在0.1-3.1/10万,我国1986~1988年中国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组织的全国调查CLL的年发病率为0.05/10万。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诊断CLL病例也日益增多。由于流式细胞术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将高于实际报告数。  相似文献   
5.
魏丽珍  李胜棉  张楠  温登瑰  周烨  王士杰 《肝脏》2010,15(2):125-126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估计2000年全球肝癌发病56.4万,肝癌死亡54.9万,其中中国肝癌发病30.6万,死亡30.0万。可见肝癌仍然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的主要癌症,围绕肝癌的主要病因开展预防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Correnti  M  Rossi  M  Avila  M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5):461-461
目前,口腔癌(OCC)发病率还缺乏详细的统计资料,该文旨在研究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口腔癌的发病率。利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UICC)最新公布的5大洲癌症发病率第9卷(CI5-IX)的资料,应用UICC通用的分区绘图法,计算1998-2002年间OCC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苯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工业和生活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长期、较大剂量接触苯可引起人体外周血白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甚至导致白血病。1982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苯列为确定的人类致癌物。基于苯对人体的危害性,世界诸多发达国家均制订了工作场所相应的职业卫生标准以保护职业苯接触工人的身体健康,但由于作业环境苯浓度的监测数据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个体接触的实际情况和个体易感性,尤其不能反映机体体内蓄积作用(内暴露剂量),用于对长期低剂量职业苯接触工人的危险度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苯的生物标志物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更能客观、全面、准确反映工人的实际接苯状况,因此更适合作为职业苯接触工人暴露水平检测、健康监护、暴露危害性评价。生物标志物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接触标志物、效应标志物和易感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肝癌复发的分子标记物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求实  冯贤松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5):1065-1067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估计2000年全球有62.6万人发病,其中约55%发生在中国。国内报道患者的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61.5%,小肝癌的术后复发率为43.5%,而肝癌术后的复发与转移是影响肝癌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传统的病理分级和肿瘤细胞学特征在预测复发方面只能起辅助作用,近年来在检测肝癌复发的分子标记物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6年,WHO建立了国际电磁场(EMF)项目以研究与EMF暴露有关的卫生问题。EMF项目目前正在对静态和极低频电磁场暴露的研究结果进行回顾和危险性评价。WHO计划于2002至2003年就极低频电磁场对健康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无论通过动力线、家用配电线,还是电器来传输电流,电场和磁场始终存在于电线或电器附近。用电功率频率是50~60Hz。电能的使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问题是这些极低频电磁场是否有致癌性呢?  相似文献   
10.
《家庭健康》2010,(3):56-56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目前全球平均每8个死亡病例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比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总和还要高。每年全球有超过1200万人被确诊患上癌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全世界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50%,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人数将达到15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