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56篇
  免费   1407篇
  国内免费   1096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154篇
妇产科学   134篇
基础医学   528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3096篇
内科学   3409篇
皮肤病学   366篇
神经病学   477篇
特种医学   4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620篇
综合类   9774篇
预防医学   1698篇
眼科学   69篇
药学   9835篇
  77篇
中国医学   3283篇
肿瘤学   358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529篇
  2022年   622篇
  2021年   821篇
  2020年   745篇
  2019年   783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837篇
  2016年   810篇
  2015年   994篇
  2014年   1554篇
  2013年   1597篇
  2012年   1887篇
  2011年   2005篇
  2010年   1939篇
  2009年   1882篇
  2008年   2002篇
  2007年   1842篇
  2006年   1616篇
  2005年   1520篇
  2004年   1384篇
  2003年   1284篇
  2002年   1068篇
  2001年   962篇
  2000年   737篇
  1999年   661篇
  1998年   527篇
  1997年   501篇
  1996年   492篇
  1995年   390篇
  1994年   353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59篇
  1991年   247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7):57-59+64
目的探究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酮替芬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GF-β1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水平和PE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FEV1水平和PE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F-β1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不仅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其机制可能与提高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建立大黄特征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相关联的二维指纹图谱,研究大黄抗氧化活性物质。方法:利用高效液相多检测器联用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在线检测体系,对大黄中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共鉴定出大黄中化学成分15种;其中8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然后采用清除效率为指标对各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结果发现化合物葡萄糖紫丁香酸、腺嘌呤、没食子酸、儿茶素或表儿茶素、双花母草素、2-O-桂皮酰-没食子酰葡萄糖等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的活性,而蒽醌类成分对ABTS·+的清除作用较弱。结论:采用HPLC-ABTS-DAD-Q-TOF/MS对大黄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定,初步阐明大黄在抗氧化环节起作用的效应物质。  相似文献   
5.
6.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为全球公共卫生负担和危害最严重的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吡喹酮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的一种高效、低毒、价廉的广谱抗蠕虫口服药,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抗血吸虫的首选药物。吡喹酮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大规模反复使用已超过40年,血吸虫是否会对吡喹酮产生抗药性引起国际社会极大担忧,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针对血吸虫病防治中这一重大需求,自1996年起,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基金资助下,我们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和实验室,对血吸虫在吡喹酮药物的压力是否会产生抗药性、抗性虫株的生物学特性、抗性的检测、吡喹酮抗性的交叉抗药性及抗药性的预防和控制等科学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就其研究及其意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40-1742
探讨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选取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和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罗布麻片口服,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治疗组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5.6%,ST段压低程度、压低持续时间、室早次数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魏晓蕾  赵向辉 《中国校医》2020,34(12):923-925
目的 探讨胺碘酮与西地兰两种方案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某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西地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心室率变化、药物起效时间、窦性心律转复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E/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结束时,观察组LVEDD为(53.18±6.32)mm、LVEF为(65.39±6.21)%、 E/A为(1.37±0.21)及窦性心律转复率为93.62%均高于对照组的(41.35±5.14)mm、(54.28±4.98)%、(0.73±0.06)、74.47%,(P值均<0.05);观察组心室率(76.15±8.43)次/min低于对照组(101.76±10.35)次/min,且药物起效时间(15.89±3.14)min短于对照组(34.25±4.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为6.38%,低于对照组21.28%(χ2=4.374,P=0.037)。结论 相较于西地兰,胺碘酮可有效改善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药物起效更快且安全性高,有效改善心室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