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静脉输液加药后的微粒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我院急诊病人常用的供静脉给药的22种药物、42组配伍情况,制成静脉加药输液,在超净工作台条件下,用KF—4型微粒计数器,测定了168次微粒数,结果显示输液加药后微粒虽有增加,但均在药典规定范围内。输液中加1种、2种、3种药物后所产生的微粒数分别为x_1=5.52(n_1=16);x_2=8.17(n_2=18)、x_3=10.25(n_3=8),经统计处理,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本文对产生微粒的药物、注射器、操作环境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应用一次性侧孔针降低斜面针头加药污染药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1—2003年,我院应用一种一次性侧孔针头用于加药,并进行了临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凡使用一次性侧孔针加药的溶液不溶性微粒明显减少,降低了不溶性微粒造成的药液污染,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马培英 《护理学杂志》2006,21(11):58-58
临床工作中,输液加药是常用的一种临床护理方法。某些药物(如生物制剂等)加入输液瓶时易产生大量泡沫,这些泡沫直至输液完毕仍有部分残留于输液瓶内,导致药液浪费,尤其是贵重药品,既浪费药液,又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此,我们改进药液抽取方法,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稀释加药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固定尸体多以高位容器静压法,将10%甲醛注入尸体动脉内.容器提高后,加药工作系人工操作,工作人员需爬梯蹬高,既危险又不方便,室内药物浓度较高,有损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采用电动水泵加药,亦因设备复杂、价格较贵等原因,普及有困难.我们在改建尸体固定室时,自行设计并安装了一套加药给水设备.该设备安装、使用、维护都很方便,经使用效果良好,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效果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全国各省(市)大都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药品招标工作。以山东省为例,17个市(地)全部开展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很多县级甚至乡村医疗机构也普遍开展,而且纳入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品种范围不断扩大。根据山东省卫生厅统计,2003年,全省应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540个,已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479个,占应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医疗机构数的88.7%,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采用加药溶气气浮加A/O生化内循环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并对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特别介绍了工程中采用的全量加压溶气气浮反应装置,实践表明:该工艺能够在进水CODCr2450mg/L的条件下,使出水CODCr小于100mg/L,去除率高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8.
林宇  李阳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436-437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情况及其致病菌和耐药性变迁。方法选择我院自1998年1月 ̄2003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2876例老年患者(≥60岁)中获得性肺炎49例作一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老年人医院感染率为5.2%、其中肺部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2.2%,因肺部感染而死亡者2例,病死率为肺部感染的4.1%,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结论应重视老年人医院感染的防治,特别是感染源的严格管理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金雀黄素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细胞体外增殖作用机理.方法 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情况.结果 金雀黄素能明显抑制Ishikawa细胞体外增殖,并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呈剂量依赖性,金雀黄素对Ishikawa细胞体外增殖抑制最显著的时间是加药48 h,加药后72 h的抑制率虽然有所上升,但不甚明显,加药96h其抑制率稍低,加药后120 h其抑制率明显降低;金雀黄素处理的Ishikawa细胞明显阻滞于G2-M期.结论 金雀黄素通过阻滞细胞于G2-M期,从而抑制Ishikawa细胞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浅静脉输液方法和输液后拔针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方法对近期200例临床输液患者按护理常规要求进行输液,观察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摸索改进的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输液,但部分患者输液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加药后输液瓶中产生大量气泡影响加药量、加药针头堵塞或瓶塞微粒进入输液瓶、微量空气进入静脉、一次穿刺不成功、拔针后出现疼痛和滴血污染皮肤与被单等问题。通过输液观察探索在方法上的某些改进,问题均可得到解决。结论临床输液技术虽然容易掌握,但仍有许多细节值得不断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