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2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养生》2006,(8):18-19
四年一次的全球性亢奋还没有平息,空气中仍然飘浮着大团大团的荷尔蒙,雄性的,雌性的,左一团,右一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结核病疫情下降较缓慢,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疫情还比较严重。要控制结核病.首先要解决结核病传染源的问题。早期发现.并彻底治愈结核病传染源是控制乃至消灭结核病的关键。而健康教育在结核病人的发现、治疗、护理及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颂风 《华夏医药》2005,9(1):41-41
世界糖尿病日为每年的11月14日。今年由国际糖尿病联盟发起的全球性糖尿病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糖尿病与肥胖”,口号是“战胜肥胖,预防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虽然HIV/AIDS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但罹患HIV/AIDS的大多数人却都居住于南撒哈拉非洲。HIV/AIDS是该地区的主要死因,同时是南部非洲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南撒哈拉非洲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HIv阳性率和AIDS死亡数高于男性的地区。因此,性别特征对了解HIV怎样传播极为重要,这种概念促进了一项对男、女在增加HIV感染方面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南汇区2000~2004年腹泻流行病学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泻是当前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南汇区毗邻东海,肠道传染病也极为常见,因此加强对腹泻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治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解腹泻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类型,以便为进一步做好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现对南汇区2000~2004年肠道传染病监测点所开展的腹泻流行病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药物相关的凝血、止血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源性疾病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约占药物不良反应总病例数的10%左右,占药物相关死亡病例的40%[1]。许多药物可引起凝血、止血障碍,虽然发生率不高,但是药物相关的出血可危及生命。如果不进行相关监测,常无先兆的出血可导致严重后果。1药物相关的凝血、止血障碍的临床类型及其  相似文献   
7.
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此项活动的重点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世界睡眠日”之所以定在每年初春第一天,  相似文献   
8.
景新 《国外药讯》2005,(5):42-43
全球药物贸易协会提议建立全球临床试验注册及市售药物临床试验结果的数据库,供患者、医师及研究人员免费查询。  相似文献   
9.
钩端螺旋体病呈全球性分布,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为常见。如在泰国,首例病人发生于1972年,在1996年仅在4省流行,至2000年,已经扩散到16个省,报告病例数为14 285例,为历史最高,其中362例死亡,经过综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缺陷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综合征。高血糖损伤血管内皮和引起氧化应激,产生急慢’陛并发症。临床研究和观察表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致残致死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肾脏病变、眼病变、神经病变都明显增加。在致残、致死方面,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变、癌症之后,排名第三位的疾病,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