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献县住区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规律,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笼诱法,在每年4~11月份中旬开展监测一次。 结果  2009~2014年间共捕获蝇类14 812只,分3科6属10种,家蝇属占64.19%,绿蝇属占24.52%;2009~2014年年平均密度分别为24.98只/笼、63.25只/笼、55.07只/笼、8.05只/笼、9.06只/笼、9.28只/笼;蝇密度高峰在7、8月。 结论  家蝇属和绿蝇属为献县住区蝇类优势种群,通过化学杀虫及控制蝇类孳生地等综合防治措施,蝇年平均密度指数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住区蝇类(synanthropic flies)是泛指喜滋生活动于人居处的蝇类、如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等,它们是一些重要的卫生害虫,对人们的危害有传播疾病,引起蝇蛆症和骚扰…等等,特别是在肠道传染病发生流行时,消灭住区蝇类,保障人们健康,就显得格外重要。另外,一个地区蝇类数量多少,往往反映半地环境卫生的好坏,所以控制蝇类滋生也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住区蝇类的化学防治问题作一简要研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西南山地农村家庭结构变迁下住区规划和设计的科技问题,研究分析了农村家庭结构及住区变迁发展的基本事实,提出家庭规模小型化、构成简单化、关系平等化和功能社会化等基本特征,分析了家庭结构变化与住区空间物质形态之间的互动规律。指出在这一规律作用下,当前西南农村家庭结构与住区建设存在空巢老人养老、留守儿童教育及家庭安全保护三大典型问题。提出了建立与农村住区养老功能相适应的住区形态、建设儿童成长家园、建设住区安全可防卫生活环境三个优化农村住区规划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岭南建筑风格在西方建筑文化冲击下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对岭南建筑风格的特点及其在现代城市住区中难以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住区蝇类防治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近20年来我国城区大面积住区蝇类的防治丁作,包括蝇类防治专题组所主持和完成的课题,灭蝇先进城区的创建情况等。总结了城区灭蝇的主要经验是:消除或基本消除苍蝇滋生地(物)是灭蝇工作的关键;合理使用杀虫剂;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等。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份依赖化学杀虫剂,用药过多过频:人们的环境卫生意识和大卫生观念有待提高与加强。最后提出创建灭蝇先进城区的基础条件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天幕式诱蝇笼,定时、定点、定人对市区的蝇类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共发现入笼蝇类15种,以丝光绿蝇、家蝇、厩腐蝇相对密度较高,多集聚在特殊行业、海产品垃圾、旱厕等环境中。季节分布调查表明,7,8月份为高峰,6,9月份亦较多;采集可能孳生家蝇、夏厕蝇的14种孳生物样本377份,发现旱厕为主要孳生场所。不同蝇种活动和栖息场所观察可见,家蝇多活动在取食和孳生环境中,如酿造厂、居室、厨房等;丝光绿蝇多出现于海产品垃圾、动物毛皮和尸体及发骨堆积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蝇类防制方案,在实施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果表明,FS—1型杀虫剂对住区蝇类具有显著的杀灭效果。三个现场试验区按20ml/m~2剂量处理1~28天,结果蝇密度下降率为85.97~100%。RPI值为0.037~0.056。  相似文献   
8.
蝇类在树上活动,文献曾有定性记载,这些简单地表示难以为局部地区的蝇类防治提供依据。为填补这一空白,我们于90年5月至7月对海南岛、广州、武汉、沈阳、长春、齐齐哈尔地区部分居住区内的各种树木栖蝇种类、数量、生活习性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经对居住区49个树种,1531株树木调查,栖蝇树种只有17种。各栖蝇树种的有蝇阳性率在90%以上,蝇密度较高的树种有9种;2、在栖蝇树上采到蝇标本3298只,鉴定为43个蝇种,每个栖蝇树种以两个占比率最高的蝇种计算,主栖蝇种只有10个品种;3、调查的六个地区1531株树木,各地区栖蝇树木所占比率在21.2%~27.6%左右。各地区的栖蝇树种只有2—3种。地区间树木栖蝇的优势种多数相同,少数不同;4、居住区外环境的蝇类,白天除在一些孳生场所觅食外,还有很大数量的蝇类喜欢在一些树上活动,夜间也多栖息于这些树上。夜间树栖蝇种与数量均高于白天。靠近房舍的栖蝇树木,蝇密度高,远则低;5、外环境中大部分蝇种有在一些树木上活动与栖息习性,它为住区外环境的蝇类防制提供了依据。经对居住区距房舍较近的栖蝇树木进行药物喷树灭蝇可取得非常好的灭蝇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白纹伊蚊在上海中心城区的侵害状况,分析蚊媒传染病在上海城市环境的流行与传播风险。方法 采用CO2法在上海城区绿地与居民区环境进行连续性成蚊观察,分析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趋势特点及新变化;对城区采集的白纹伊蚊样本进行核酸提取并测序,通过与疫区伊蚊进行序列比对,分析上海城区白纹伊蚊对相关蚊媒病毒的易感性及流行风险。结果 白纹伊蚊是上海中心城区的优势蚊种,住区白纹伊蚊构成比(78.53%)高于绿地(19.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25.168,P<0.001)。白纹伊蚊在住区环境的密度[分别为11.91、42.02只/(天·观察点)]均高于绿地环境[分别为3.65、2.18、2.73只/(天·观察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04,均P<0.001);2014年住区环境白纹伊蚊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构成比94.69%,平均密度42.02只/(天·观察点)],其中旧式里弄环境白纹伊蚊密度最高。上海市的白纹伊蚊与2005-2011年非洲开展白纹伊蚊基因分型在进化树上的遗传距离甚大。结论 上海及相邻地区不存在埃及伊蚊,但市中心白纹伊蚊侵害明显,大幅降低白纹伊蚊的侵害是控制寨卡病毒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河北省主要孳生场所住区蝇类的密度、季节消长及构成。方法笼诱法。结果共监测到4科、6亚科、10属、14种主要住区蝇种。蝇类5月份出现,11月份消失,全年共有6个月可监测到蝇,7月份达到密度高峰。农贸市场和餐饮环境捕获到的蝇占全部捕获蝇的66.96%。家蝇、丝光绿蝇、厩腐蝇、棕尾别麻蝇,分别占全部监测蝇种的35.95%、14.50%、10.60%、13.28%,合计构成比为74.33%。结论家蝇、丝光绿蝇、厩腐蝇、棕尾别麻蝇为河北省优势住区蝇种,农贸市场和餐饮环境是主要的蝇类孳生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