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35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王惟恒 《抗癌》2005,(3):25-26
情志,可以概括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太过(兴奋)或不及(抑制)能引起体内气血运行失常及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肿瘤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早就把精神因素论为疾病康复的范畴,又将人的精神活动概括为“七情”,即喜、怒、悲、思、忧、恐、惊。而七情它在疾病发生、发展与康复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历代医家对脑血管康复早有很深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浅谈脑血管病在康复过程中心理护理与中医“七情”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医情志的发生机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情志学说和脑主神明理论指导下对情志产生的生理机制作新的诠释。认为脑神的气化出入及整合作用是情志发生的生理基础 ;五脏所化的气血精津为情志发生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试论七情发生和脑主神明与抑郁症病机证治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抑郁症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中医多将其归在郁证之类,对其理论解释的重点多是在心主神明论指导下的以五脏为中心的肝,临床治疗亦多遵疏肝解郁这一基本大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生老病死,是人类生存的规律,亲人患病给家属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不可忽视的。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的应激源刺激也能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起居失宜、脾胃虚损、心火妄动。如果病人家属一蹶不振,就会增加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病情恢复慢,因此除了对病人的治疗、护理外,对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也尤为重要,现将病人家属心理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痛经是一种自觉症状,系指月经期及月经前后感到腹痛、腰痛,甚者剧痛难忍。痛经又分为原发痛经与继发痛经两种。中医认为:多与外感风寒、内伤七情、气滞血瘀,或因胞脉失养所致。分为虚寒型、实热型、气血瘀滞型。笔者用耳穴埋压治疗痛经55例,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的功效,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草药的配伍“七情”作进一步探讨,以便使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王文英 《陕西中医》2007,28(10):1448-1448,F0003
现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治疗措施总结如下:1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强调“行神合一”,“七情”学说与“五志”学说体现了中医防病治病的特点。中医重视七情致病。《灵枢》记载:“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临证指南医案.三消》:“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说明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精神刺激,五志过极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心理因素可以诱发和加重糖尿病。研究证明,在激动、愤怒、疲劳、焦虑时,机体因应激会引起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内经》“神”原分析,可见顺应自然,保持乐观舒达的情志,建立平衡的心理状态,建立健康的行为习惯是摄生长寿的要素。从中显示了中医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观;七情、内因发病观;注重机体反应性的整体观;调神扶正的治疗观等优势理论,及其对临床、心理、行为医学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该病以单眼发病较多,亦有双眼受累,易复发。其受累部位主要为黄斑区。本病发作常以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为诱因。中医则认为七情郁结,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其因。治疗一般采用抗生素、激素、血管扩张剂、维生素和激光封闭等方法,但疗效不够满意。我科门诊1999-01/2001-01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共19例,疗效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