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瑞玉  周才 《实用新医学》2002,4(7):650-651
目的:评价Polybrone一步法和经典的抗人球蛋白法在新生儿ABOHDN检测中的价值,方法:用Polybrone一步法和抗人球蛋白法检测161例疑为新生儿ABOHDN的标本。结果:Polybrone一步法和抗人球蛋白法的阳性率分别为30.43%和29.81%,两无显差异(P>0.05)。结论:Polybrone一步法快速、简便、结果稳定,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改进PCR技术的实验条件,使之快速、微量、简便。缩短反应时间,仅在30min完成,反应体系体积10μl;试剂一步加入,使成本大为降低,缩短了扩增时间,保持了酶的高活性,提高了反应产物的特异性。利于临床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用“一步法”由(+)-伪麻黄碱向(-)-麻黄碱的转化 。方法:加入等摩尔量的乙肝作催进剂,以冰醋酸为溶剂,回流反应1.5-4h。结果:(+)-的麻黄碱以80%-85%的产率转化为(-)-麻黄碱。结论 本方法步骤少,操作简单,时间短,转化率高,后处理简便,成本低,易于工业在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TP-ELISA一步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钩状现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探讨钩状效应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原夹心一步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的影响,评价双抗原夹心ELISA一步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稀释法,ELISA双抗原夹心二步法和振荡法分别检测怀疑存在钩状效应的血清标本8例;采用ELISA双抗原夹心一步法和二步法分别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和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梅毒抗体临床科研血清盘一套.结果 8例ISA双抗原夹心一步法检测结果为阴性,怀疑存在钩状效应的患者血清标本,采用ELISA双抗原夹心二步法进行检测时,结果均转为阳性;进行1:2,1:10,1:50和1:100倍稀释后,采用ELISA双抗原夹心一步法进行检测,分别有7例,8例,8例和5例结果转为阳性;将反应板在孵育过程中同时进行振荡,有5例转为弱阳性;ELISA双抗原夹心一步法和二步法分别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和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梅毒抗体临床科研血清盘,除3例弱阳性结果不符外,其它结果均一致.结论 建立敏感度高的ELISA两步法或采用现有ELISA一步法试剂同时对标本进行原倍和一定倍数稀释后检测,可以既克服钩状效应,又保证检测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6.
一个准确实用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基层单位开展直接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一定困难,而Friedewald公式计算LDL-C有许多缺点,当TG高位时,LDL-C出现负值,为克服这些缺点,建立一个简单、准确的计算方法,为基层医院所使用。方法 对162份标本应用一步法测定了LDL-C,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并以一步法测得的LDL-C为因变量,相应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LDL-C与TG、TC、HDL-C高度相关,在此基础上模拟出一个线性回归方程LDL-C=0.87TC-0.9HDL-C-0.143TG+10.63。统计学分析,此公式计算结果与一步法结果相关非常显著(r=0.9711,P<0.0001)。t检验无差异P>0.05。TG高、中、低值都较理想,避免了Friedewald公式在TG高值时LDL-C出现负值的现象。结论 所建立的计算公式计算简单,结果可靠,可供一些基层单位计算LDL-C时使用。  相似文献   
7.
单底物一步法测定血清脂肪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一种脂肪酶(Lipase,LPS)测定的新方法,并探索其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一个大分子有机物作单底物的一步速率法,结果 该法零级反应长达15min以上,线性范围0-1500U/L,CV1.8%-7.8%之间。与比浊法相比r=0.998。临床观察38例急性胰腺炎,同时测定胰淀粉酶,二酶呈高度相关。结论 本法简单、准确,稳定,可与淀粉酶一起用作急腹症的常规测定。  相似文献   
8.
以“一步法”方法制备中间体O-烯丙基-环戊酮肟,无需分离纯化化合物O-烯丙基羟胺,热解反应以氧气代替空气,削得6,7-二氢-5H-环戊烷并b吡啶,反应总收率为48%。  相似文献   
9.
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一步法试剂的钩状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 《中国当代医药》2008,15(22):51-52
目的:探讨一步法试剂的钩状效应(HOOK)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的漏检情况和二步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两项阳性,而HB8Ag阴性的血清标本进行不同比例稀释,分别用一步法和二步法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在10份HBeAg和HBcAb两项阳性的血清样品中,二步法检测8份HBsAg阳性,而一步法在不同稀释度时,则检出不同的结果.结论:用一步法检测会因HOOK出现假阴性导致漏检,建议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用二步法替代一步法.  相似文献   
10.
Li F  Li XX  Chang B  Pang LJ  Yang JH  Hu WH  Lu TC  Li HA  Wang J  Lu HF  Sun MH  Shi DR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8):1518-1522
目的 探讨检测软组织肉瘤组织中特异性染色体易位融合基因表达的诊断学意义。方法运用一步法RT-PCR技术检测105例石蜡包埋软组织肉瘤,包括30例滑膜肉瘤、15例横纹肌肉瘤(RMS)、25例尤因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Es/pPNET)、1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14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3例平滑肌肉瘤(LMS)、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2例纤维肉瘤和20例对照组肿瘤组织中特异性染色体易位融合基因SSX1/SSX2-SYT、PAX3/PAX7-FKHR、EWS-Ful、COL1A1-PDGFB、ASPL-TFE3的表达。结果30例滑膜肉瘤中,28例(93.3%)检出SYT-SSX融合基因的表达,其中14例表达SYT-SSX1,9例表达SYT-SSX2;6例腺泡型RMS4例表达PAX3/PAX7-FKHR,其余9例胚胎型和多形性RMS均无PAX-FKHR表达;80%,(20/25)的ES/pPNET中表达EWS-FLII或EWS-ERG;12例DFSP中8例(67%)检出COLIA1-PDGFB融合基因的表达,14例ASPS中10例(71%)检出融合基因ASPL-TFE3的表达。3例LMS、2例MFH、2例纤维肉瘤和对照组20例肿瘤组织中均未检出上述易位融合基因的表达。结论软组织肉瘤特异性染色体易位融合基因的表达是其分子诊断的可靠指标,一步法RT-PCR技术检测染色体易位融合基因为临床软组织肉瘤疑难病例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