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669例烧伤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以探讨该病的发病规律。结果:本组共检出细菌1246株,其中G+球菌40.0%,G-杆菌占57.7%,主要优势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烧伤败血症发生率:小儿及老年组(13.1%和10.3%)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  相似文献   
2.
669例烧伤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以探讨该病的发病规律。结果:本组共检出细菌1246株,其中G+球菌40.0%,G-杆菌占57.7%,主要优势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烧伤败血症发生率:小儿及老年组(13.1%和10.3%)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休克组(37.7%)明显高于无休克组(7.0%)(P<0.01),伤后4~7d及8~15d是烧伤败血症发病的高峰期,占44.1%和26.2%。认为该病的发病规律为:(1)创面是烧伤败血症细菌的主要来源。(2)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直接影响败血症的发病。(3)水肿回吸收期是烧伤败血症发病的高峰期。(4)切、削痂手术可能增加败血症的发生率。(5)烧伤休克是败血症发病的重要诱因。提出了烧伤败血症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