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19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尼日利亚翼状胬肉治疗状况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总结尼日利亚翼状胬肉的治疗现状。方法:选择1999-01/2002-12的4a期间的翼状胬肉手术患者,所有病例都来自于尼日利亚Enugu市的尼日利亚大学教学医院和Ebrans临床中心。收集这些患者的生理数据、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等资料,应用6.1版EPI-INFO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共选择3种不同的手术方法:60眼单纯施行巩膜暴露术,42眼施行联合5-氟尿嘧啶(5-FU)的巩膜暴露术,22眼施行联合丝裂霉素C的巩膜暴露术。结果:72例(124眼)施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患者,术后至少随访1a,包括男41例(56.9%),女31例(43.1%),男女比例为1∶0.8。术后复发率最高的在病变第III期(55.6%),最低在病变第I期(22.2%)。3种手术方法比较,复发率分别为65.0%、52%和13.6%。结论:在像尼日利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联合丝裂霉素的早期手术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强、治疗费用低、方法简单且创伤小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经皮肾囊穿刺封闭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介入疗法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RNS)的疗效。方法 将 6 4例RNS随机分为A ,B两组 ,A组 32例 ,经皮肾囊穿刺向每一肾脂肪囊 (肾囊 )内注入 2 %利多卡因 ,每周 2次 ,同时口服强的松、洛汀新、潘生丁等治疗 ,B组 32例 ,应用强的松、洛汀新、潘生丁等治疗。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 84 .4 % ,B组为 6 5 .6 % ,两组比较 (P <0 .0 5 ) ,A组 1年内复发率低 ,为 2 9.6 % ,B组为 71.4 % ,比较两组 (P <0 .0 1)。结论 利多卡因经皮肾囊内穿刺注射封闭疗法是目前治疗RN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芸香甙对大鼠内囊血肿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芸香甙是黄酮类化合物,就其对大鼠内囊血肿的保护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内囊血肿大鼠模型上,芸香甙50、100mg.kg^-1可以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症状,降低神经症状和评分;芸香甙显著降低脑组织的丙二醛含量和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度近视眼后巩膜改变相关因素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后巩膜形态改变与眼轴长度、近视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ATL超9型APOOGE-8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10.0MHz。对26例正常眼,36例轻中度近视眼,51例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进行观察。并对26例正常眼,17例轻中度近视眼,26例高度近视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进行检测。结果:轻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的眼轴长度与近视程度呈正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Y=-3510.3 1668.1X,R=0.9432,P<0.0001。后巩膜形态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高度近视眼组、轻中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A血流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高度近视组的CRA、PCA的收缩期(PSV)、舒张期(EDV)、平均血流速度(AV)均减低,CRA的阻力指数(RI)升高(P<0.05)。轻中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血管、睫状血管系统血供不足与后巩膜形态变化的类型、眼轴长度、近视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是引起高度近视眼病理性眼底改变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周红宁  高凤鸣 《卫生研究》1993,22(5):285-288
研究了苏乐康、绿茶提取物对~(60)钴γ射线和雌性激素联合诱发叙利亚金黄地鼠胚胎细胞恶性转化的抑制能力,并用脉冲辐解技术,对其抑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苏乐康、绿茶提取物对γ射线和雌性激素联合诱发的金黄地鼠胚胎细胞恶性转化的抑制率分别为70.15%(P<0.05)和81.59%(P<0.05),它们的这种抑制能力与其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后巩膜加固术对视网膜振荡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采用日本产Neuropack Four 4104 K 电生理仪,对26 例52 眼高度进行性近视行后巩膜加固术前、术后视网膜振荡电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振荡电位总振幅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波的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文认为后巩膜加固术可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并对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情可舒胶囊的药理学作用。方法 :参照文献相应的药理学方法进行。结果 :情可舒胶囊不影响正常小鼠的探究行为 ,可提高小鼠高空应激条件下的协调运动能力 ,抑制小鼠的隔离性攻击行为和“失望”(不动 )行为 ,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 ,增强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 ,保护 RWIS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损害和对大鼠心肌及胃粘膜的损伤。结论 :情可舒胶囊具有显著的心因性应激反应调节作用 ,是一个较理想的心因性应激反应调节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羊膜加前部巩膜覆盖对防治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植入暴露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羊膜联合自体或异体巩膜为加固物对13例(13眼)行Ⅰ、Ⅱ期HA义眼座植入,随访12~20mo。结果:13例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在行HA义眼座植入时采用羊膜联合前部自体或异体巩膜覆盖加固有利于结膜创口的愈合,预防创口裂开,减少义眼座暴露。  相似文献   
9.
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 1986年 5月~ 2 0 0 1年 12月因隐匿性巩膜破裂而行手术治疗的 3 2例 3 2眼。分析其致伤原因、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结果。结果 术后视力≥ 0 .0 5者 19眼 ,视力 <0 .0 5者 5眼 ,眼球萎缩 4眼 ,眼球摘除 4眼。结论 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主要由眼挫伤引起 ,应及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手术探查 ,缝合伤口 ,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Context: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as a part of an internal audit and is the largest series of patients having keratoglobus, published in the literature. Poor visual acuity of the patients indicates the blinding nature of the disease.

Aims:

We report our experience with patients having keratoglobus at a tertiary eye care center in India.

Settings and Design:

Retrospective study.

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analyzed adults and pediatric patients (<16 years) with keratoglobus, seen during 2008–2012. The age, gender, consanguinity, presenting ocular signs, ocular and systemic associations, visual acuity, corneal topography, and surgeries were documented.

Results:

Forty-eight patients (mean age 22 ± 15 years, 31 males) having keratoglobus were analyzed. 21 patients (42 eyes) were <16 years. Twelve eyes (16 events) had positive history of trauma. The presenting clinical signs were corneal scars/scars of tear repair (15 eyes), hydrops, healed and acute (14 eyes) and corneal or globe rupture (9 eyes).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was >20/40 in 6/42 (14.3%) pediatric eyes and 15/53 (28.30%) adults. Visual acuity ranging from counting of fingers to no light perception was noted in 20/53 (37.74%) adults and 21/42 (50%) pediatric patients; 13/20 (65%) with blue sclera and 8/22 eyes (36.37%) without blue sclera. 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 was present in one pediatric patient. Choroidal osteoma, retinitis pigmentosa, and retinal detachment were present in adults. Surgeries performed were corneal tear repair (5 eyes), tissue adhesive application (2 eyes), descematopexy (4 eyes) and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PK - 8 eyes: Three had post-PK glaucoma, graft failure-one eye, 4 patients wore scleral lens - prosthetic replacement of the ocular surface ecosystem).

Conclusions:

About 50% of pediatric eyes (65% having blue sclera) had no functional vision. Trivial trauma was responsible for corneal rupture indicating need for protective glasses. About 50% patients had post-PK glaucoma though grafts were cl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