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眶部原发性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伴随的睫状神经和副神经节样组织的关系。方法复习病史及有关文献。采用HE、PAS、网状纤维(W ilder法)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和邻近的副神经节样组织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结果患儿女性,6岁。因左眼眼球突出,在某医院第一次行肿瘤切除后症状复发,于2000年8月住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分别在8月和9月进行第二、三次手术。第三次剜出物为眶内容,3.5 cm×3.5 cm×2 cm,其中见一灰白色病灶,2.5 cm×1.0 cm。镜检:肿瘤有薄层纤维性包膜;包膜外结缔组织内有粗大的神经纤维分支及一团副神经节样组织;肿瘤实质由上皮样主细胞及短梭形支持细胞组成,间质为丰富的血窦样小血管,后者将实质细胞分隔成大小不一的实性细胞巢(细胞球)。PAS染色主细胞胞质内未见菱形或矩形或针状结晶。免疫组化显示:主细胞弥漫表达CgA、NSE、NF(中等阳性)和Syn(弱阳性),不表达CK、EMA、S-100蛋白、GFAP、HMB45、desm in及CD34,极少数vim entin阳性;支持细胞普遍表达vim entin,极少数表达S-100蛋白;瘤旁神经纤维强表达S-100蛋白、NF及NSE;副神经节样组织内大细胞强表达CgA、NSE和NF。病理学诊断副神经节瘤。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后失访。结论眶内原发性副神经节瘤极罕见。临床表现为眶内占位常引起的症状,无特异性,临床难以确诊。病理检查必须借助免疫组化和(或)电镜检查才能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可加用或单独选用放射治疗。40%病例可有复发,但无转移报道。本例瘤旁有睫状神经及一团副神经节(样)组织,提示此瘤与能分化为睫状副神经节之干细胞的异常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承泣穴的解剖结构、针刺深度和方向。[方法]通过解剖观测48例成人尸体眼眶。[结果]承泣穴直刺进针,针尖穿经的结构为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眶脂体、下斜肌、下直肌。[结论]承泣穴直刺进针达12.00mm时针尖应稍斜向后上方,同时深度不超过25.0mm。  相似文献   
3.
对38例眼眶血管瘤患者的手术切口方式进行了分析,其中对25例患者应用外眦平行切口。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使手术野暴露充分,对周围组织损伤小,而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作者认为,这种手术切口方式可在手术实践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