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断、治疗、预后.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经治的27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溃疡穿孔66例,膈下游离气体54例,死亡3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10例,膈下游离气体144例,死亡2例.结论胃溃疡穿孔膈下游离气体的发生率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高,死亡率也较高.早期诊断、合理的术式选择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Pneumothoraces in association with laparoscopy are uncommon and potentially disastrous complications that may also occur without adverse sequelae. The “floppy diaphragm sign” is a readily discernible and useful sign of a laparoscopic-induced pneumothorax. Tube thoracostomy is generally not indicated in stable patients as the pneumothorax typically resolves quickly upon desufflation of the pneumoperitoneum.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鼠膈淋巴液形成的机制。方法 大鼠腹膜腔内注射兔血和示踪剂后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膈腹膜及膈毛细淋巴管的变化。结果 膈腹膜间皮和膈毛细淋巴管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 影响膈淋巴液形成的主要因素为膈腹膜吸收孔和呈开放性连接的毛细淋巴管 ,囊泡系统在膈淋巴液形成和物质转运中也起一定作用 ;管腔内表面突起具有释放作用 ,管腔外表面突起具有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膈肌麻痹(DP)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14例及1980—2009年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中的21例非心脏手术非分娩相关D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北京协和医院资料男女比为2∶5,中位年龄60岁。病变累及右侧、左侧和双侧之比为4∶2∶1。发病至确诊的平均时间为9.8个月。11例主诉胸闷气短,尤以活动或平卧加重。透视下sniff试验在双侧DP患者中均为阴性,在单侧8例可见受累侧膈肌运动减弱,1例可见膈肌矛盾运动。所有患者PO2均明显下降,较预计值平均降低11.8 mmHg(1 mmHg=0.133 kPa),卧位PO2较立位又平均降低11.0 mmHg,单侧与双侧DP各项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功能检查为典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由立位59.0%下降至卧位25.5%,平均降低50.3%。14例原发病为感染6例、特发性3例、肿瘤和手术相关各2例和重症肌无力1例;单纯对因治疗有效率为66.7%。文献统计结果我院结果大致相同。结论 DP主要临床特点为卧位明显的呼吸困难,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卧立位血气、卧立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