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97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2新的功能位点及其中枢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2(IL-2)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还具有重要的中枢调节作用。本实验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发现侧脑室注射IL—2能显著提高动物痛阈,并能被纳洛酮所阻断,表示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与阿片受体有关。利用基因定位突变技术获得的无免疫活性IL-2实查体仍具有中枢镇痛作用,表明IL—2分子上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功能位点是相互独立的。纳洛酮能够阻断IL—2的中枢镇痛作用,而不能影响IL—2增殖CTLL-2细胞的作用,提示IL-2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通过不同的受体途径。IL-2分子中第45位Tyr残基突变为Val后,虽仍保留了免疫活性,但丧失了镇痛功能,表示45位Tyr残基是IL—2发挥中枢镇痛功能的关键残基之一。我们推测IL—2的镇痛功能位点可能在IL—2分子中第45位Tyr残基附近区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端粒酶突变体对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生长抑制的作用。方法 利用质脂体转染法在培养的肝癌细胞中导入端粒酶突变体,并与维甲酸和人参皂甙对照,利用TRAP-银染方法对不同时期肝癌细胞进行了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并观察各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在加入端粒酶突变体后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现象,其作用效果与维甲酸基本相同。结论 端粒酶突变体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BcAg显性失活突变体质粒pCDNA4-C-GFP的构建及体外表达。方法:选择编码乙肝核心抗原C基因片段及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片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成DNA质粒pCDNA4-C-GFP,并将该质粒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结果:通过RT-PCR检测到其RNA的表达,Confocal观察到GFP绿色荧光。结论:HBcAg显性失活突变体质粒pCDNA4-C-GFP的构建成功可以进行对HBV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利用乙型肝炎病毒DNA开放框架上的BamHI和HpaI位点,酶切消化质粒载体PEcob6(含双拷贝HBVDNA),得到约900bp的HBV-S基因片断。将其插入到噬菌粒载体PBluescriptsk+的SmaI位点上。然后通过体外寡核苷酸介导的人工定点突变获得一系列(共12种)S基因“免疫逃避”突变型。再通过EB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MEP4上的BamHI和Kpnl位点将噬菌粒pBluescripsk+上的S基因突变型片断定向克隆到PMEP4上,从而构建了含乙肝S基因突变型的重组质粒pMEP4HBSM。用其转染人肝癌传代细胞系HepG2,经潮霉素选择,三周后获得抗性细胞克隆。经用抗HBs单克隆抗体(含针对HBsAg“a”抗原决定簇)检测除含变异体145(即145位上甘氨酸为精氨酸替代)外其余抗变异体HBsAg均为阳性。经Westernblot证实变异体145,在分子量约为23KD处有一特异HBsAg蛋白带。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基因表达分析法鉴定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Core,C)区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在人肝癌细胞系(Huh-7)表达,探讨该蛋白生物学功能及其基因表达改变与致病的关系。方法构建HCV-1b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重组表达质粒,建立表达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Huh-7细胞系,按Affymetrix公司实验程序制备探针、再与该公司H0u133A和Hg-u133b芯片杂交。对基因表达上调或下调≥3倍的基因,用NetAflk作进一步分析。并用半定量RT-PCR对其中3个上调基因进行鉴定。结果Microarray分析显示,HCV-1b 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比c蛋白引起更多的基因表达改变,主要集中在信号传导、蛋白酶活性、分子转运、免疫反应等,特别是免疫反应基因表达更加显著。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表达可同时导致凋亡基因/抗凋亡基因表达上调或下调及致癌基因上调。半定量RT-PCR对有趣的致癌基因FHL2、抗凋亡基因PRKCZ和凋亡基因LGALSI的鉴定结果表明,FHL2、PRKCZ和LGALSI基因的表达比空载体转染对照组相同基因明显上调。结论Hcv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在Huh-7细胞表达对其基因表达有很大影响,其中对免疫反应基因的影响更明显,这一结果对理解HCV 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在HC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研制抗HCV药物均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汉滩病毒(HTNV)G1蛋白胞质区ITAM样基序与Syk的细胞内相互作用。方法:构建用于研究Syk和G1ITAM样基序之间相互作用的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系统,验证G1ITAM样基序与Syk之间是否存在细胞内相互作用。结果: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分析证实G1ITAM样基序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可以与Syk相互作用;而突变体分析表明,这种相互作用依赖于该基序中两个高度保守的酪氨酸残基的存在。结论:HTNVG1蛋白胞质区高度保守ITAM样基序在体外和哺乳动物细胞内可以与Syk相互作用,为进一步探讨G1蛋白ITAM样基序在HFRS免疫信号传递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CGT52TGT MBL突变体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初步探索MBL基因CGT52TGT点突变引起调理吞噬缺损的机制。方法: 采用PCR技术, 从质粒pMBLm52中获取含CGT52TGT点突变的MBL基因, 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4 /HisMaxC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经测序验证后, 电转染入CHO细胞。以800mg/LZeocin筛选转染后的CHO细胞30d; 随后的30d中, 维持Zeocin的浓度在200mg/L, 以获取稳定转染的细胞。以RT PCR分析其mRNA的表达情况。表达产物经Ni NTAagarose纯化后, 以非还原SDS 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以PCR扩增的MBLm52基因片段长约750bp, 将其插入表达载体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4 /HisMaxC MBLm52, 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后将其电转染入CHO细胞。从细胞培养上清中获得的纯化的表达产物, 主要为相对分子质量(Mr)约60 000的分子, 寡聚化程度明显低于重组人野生型MBL和从人血浆中分离的MBL。结论: MBL基因CGT52TGT点突变可能并不影响其表达产物向胞外分泌的过程, 但突变后产生的Cys可能形成新的二硫键, 影响MBL结构单位和/或寡聚分子的形成, 推测该突变MBL蛋白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介绍一种快捷、无突变的目的基因缺失体构建和鉴定方法.方法 用Mlu I 和 Sac I酶将GCLC/pGL3在GCLC基因与pGL3连接处切开,形成以GCLC端为3'凹端而pGL3载体端为3'凸端的线型载体.利用外切核酸酶Ⅲ从GCLC基因端(3'凹端)单向逐一切除GCLC基因上的核苷酸,并在不同的时间终止其反应以获得一系列的GCLC基因缺失体.将GCLC基因缺失体与pGL3载体自身环化构建成GCLC基因序列缺失体的pGL3报道载体.最后用酚抽提和凝胶电泳法粗略挑选出不同长度的GCLC/pGL3缺失突变体.结果 利用嵌套缺失法构建出各种长度的GCLC基因的缺失突变体,且不存在基因突变的现象.利用酚筛选法快速鉴定出29种不同长度的缺失突变体.结论 联合利用嵌套缺失和酚筛选法可以高保真而快速地构建和鉴定目的基因的缺失突变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最近克隆的人era基因的定点突变体。方法:利用数据库对era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用改良的重叠延伸法分别构建人EraN端和C端的定点突变体。结果:获得了分别针对人EraN端TGP结合结构域(位于29-36氨基酸残基)和C端具有RNA结合活性的 KH结构域(位于297-340氨基酸残基)的定点突变体。结论:人era定点突变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