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5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微粉碎对穿心莲药材中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影响.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穿心莲超微粉与药材120目细粉中穿心莲内酯及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溶出率.结果:超微粉药材中穿心莲内酯及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溶出率明显增加.结论:超微粉碎可显著提高穿心莲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清火栀麦胶囊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选用D iamonsil C18柱(250×4.6mm,5μm);色谱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15∶85);检测波长:225nm;流速:0.8mL/m in。结果穿心莲内酯浓度在0.0214~0.214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64%,RSD=1.97%。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清火栀麦胶囊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合成穿心莲内酯三马来酸单酯,并对其解热抗炎作用进行研究,以期发现活性较强的穿心莲内酯结构修饰物。方法以穿心莲内酯、马来酸酐为原料制备目标物。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及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穿心莲内酯三马来酸单酯的解热作用;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及二甲苯致小鼠腹膜炎模型观察抗炎作用。结果目标物结构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其量效关系明显:300,150mg·kg-1对干酵母和二硝基苯酚所致的大鼠发热及内毒素所致的家兔发热均有较好的解热作用,75 mg·kg-1对3种发热作用均不明显;400,200 mg·kg-1对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及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腹膜炎均有较好抗炎作用,100 mg·kg-1对3种炎症作用均不明显。结论穿心莲内酯三马来酸单酯有较好的解热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玉叶金花清热片中栀子苷、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HPLC。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238 nm(0~10 min,栀子苷),225 nm(10~22 min,穿心莲内酯),254 nm(22~35 min)。结果栀子苷在0.166~2.981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1.2%);穿心莲内酯在0.146~2.621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1.3%);脱水穿心莲内酯在0.222~3.992μg内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1.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MTT)法分析穿心莲内酯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脂多糖处理RAW264.7细胞24 h建立细胞炎症模型,造模前1 h用穿心莲内酯2.5、5、10、20μmol/L预处理。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AW264.7细胞内相关抗氧化应激酶基因和i NOS水平。穿心莲内酯单独处理RAW264.7细胞24 h,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Keap1/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Keap1、Nrf2、HO-1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检测转录因子Nrf2在胞质及核内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穿心莲内酯剂量相关性地抑制RAW264.7细胞活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0.001)。穿心莲内酯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的i NOS水平(P0.001),增加相关抗氧化酶基因HO-1、NQO1 m RNA水平。穿心莲内酯抑制Keap1表达,增加Nrf2和HO-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穿心莲内酯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Keap1/Nrf2/HO-1信号通路从而调控抗氧化酶HO-1、NQO1 m RNA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6.
祝司霞 《广东医学》2016,(11):1598-1601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从临床分离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刚果红平板法筛选生物膜阳性菌株和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检测生物膜;以万古霉素为阳性对照药,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药物对细菌生物膜的最小抑膜浓度(SMIC);XTT减低法评价穿心莲内酯对不同时间段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早期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刚果红平板法生物膜阳性菌株有12株,即生物膜形成率为40%,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生物膜实验阳性有22株(73.3%);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SMIC50为125 mg/L,SMIC80为500 mg/L;1000、500和250 mg/L的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早期黏附能力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一定浓度的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和黏附有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及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对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细胞增殖及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影响.方法 Andro处理前列腺癌细胞(PC3),用MTT法检测48 h时Andro作用的最大效应浓度及对PC3细胞增殖的时间依赖性;进一步提取细胞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内分泌分化标志物(NSE、CgA)表达情况.结果 Andro作用48 h时7.5 μmol/L达到最大效应浓度,且随着时间的延长Andro抑制PC3细胞增殖的作用越显著;Andro能明显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NSE、CgA是PC3细胞中神经内分泌的标志物,Andro能显著抑制NSE、CgA的表达.结论 Andro可抑制PC3细胞增殖及神经内分泌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大孔树脂工艺分离得到内酯部位,分离得到主要化合物,考察其抗肿瘤转移活性。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分离,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采用B16黑色素瘤细胞实验性肺转移小鼠模型,对化合物的抗肿瘤转移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60%的乙醇洗脱部位为内酯部位,同时分离鉴定了两个主要化合物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和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lide),并考察了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的抗肿瘤转移活性。结论首次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到60%的内酯部位,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B16黑色素瘤细胞实验性肺转移小鼠模型实验研究显示,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均在不同方面降低了肺部转移瘤的恶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难溶性中药成分在过饱和体系中的晶体成核和生长行为,为难溶性中药成分过饱和给药系统的设计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反溶剂法制备载药过饱和体系,选择紫外-可见光谱法监测晶体成核和晶体生长过程,分别测定6种成分在较低过饱和度(S=5)和较高过饱和度(S=20)时的晶体成核诱导时间(tind)和晶体生长速度,利用偏振光显微镜(PLMC)、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沉淀进行表征。结果穿心莲内酯、延胡索乙素、丹皮酚、银杏内酯B、高饱和度的水飞蓟宾与姜黄素的成核诱导时间tind1 h,低过饱和度的水飞蓟宾与姜黄素的成核诱导时间tind1 h;穿心莲内酯与延胡索乙素在晶体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负斜率,而水飞蓟宾、丹皮酚、姜黄素与银杏内酯B在则表现出正斜率。结论穿心莲内酯与延胡索乙素属于快速成核-快速晶体生长分子(I类);丹皮酚、银杏内酯B、较高过饱和度的水飞蓟宾与姜黄素属于快速成核-缓慢晶体生长分子(II类)、较低过饱和度的水飞蓟宾与姜黄素属于缓慢成核-缓慢晶体生长分子(IV类)。  相似文献   
10.
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1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盛 《广东药学》2014,(6):444-446
目的分析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发生的原因与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13年国内医学期刊报道应用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案例126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存在性别差异,男性(90例)显著多于女性(36例);年龄段以21~50 a的青壮年发生率为最高,占76.19%;所致肾损害中以引发肾功能衰竭为最多(104例);出现ADR时间呈多样性,以1~2 d为多;出现ADR停药后并做应对处理,预后均良好。结论临床应用莲必治注射液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状况,注意用药前后患者尿常规和肾功能的监测,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一旦发生ADR及时停药,并进行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