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谢美娟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9-20,22
目的 调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青年患者干眼症的患病情况,并分析病因。方法2005年5月~2011年4月来我院眼科就诊的青年患者(20~40岁)共846人,记录这些患者是否有干眼症及相关病史和症状,按有无干眼症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干眼症组患者久视屏幕、戴隐形眼镜、近距离看书、全身性疾病、频繁应用滴眼液人数均高于对照组(P〈O.05)。干眼症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如眼镜干涩感、视力疲劳、异物感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患者患干眼症的比例很高,其病因与各种不良用眼习惯有关,且干眼症患者的眼部不适症状明显高于未患干眼症的患者,青年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眼卫生,预防干眼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639例儿童干眼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39例干眼患儿的病史及症状进行详细询问,并行SchirmerⅠ、BUT、FI染色检查。结果:儿童干眼症患者偏食163例(25.51%)、VDT 196例(30.67%)、VDT+偏食125例(19.56%)、MGD 52例(8.14%)、过敏性结膜炎103例(16.12%)、眼表检查BUT明显延长590例(92.33%),其次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464例(72.61%)、SitⅠ试验阳性348例(54.45%)。结论:儿童干眼症发病与偏食、VDT、MGD、过敏性结膜炎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硅油代替泪管栓塞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硅油泪点或泪管栓塞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干眼症患者56例(112只眼),男35例(70只眼),女21例(42只眼)。年龄24~72岁。行硅油泪管栓塞术,以确定该方法的效果,利用主觉和客观临床检测方法评价其效果。结果泪点或泪管栓塞术后,泪液量明显增加,泪膜稳定性有所改善,干眼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泪点或泪管硅油栓塞术,可有效、动态地改变眼表面泪液动力学。主动限制泪液的排除,重建泪液平衡,是治疗干眼症的有效方法。硅油为一种新方法,操作简便,可逆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高校教师干眼症患病情况,为这一群体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在常规健康体检的教师中做问卷调查,眼部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荧光素钠染色,泪液滤纸试验。结果对286人调查,调查完整260人。干眼症83例,患病率28.4%,40岁以上和日使用电脑3 h以上的人群患病高。结论高校教师干眼症患病率高,干眼症知晓率低,应加强眼睛健康宣传。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联合治疗干眼症临床观察1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比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药治疗干眼症,探讨二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从2006年1月到2009年2月门诊160干眼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行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治疗结束后分析总结实验结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6%,二者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干眼症药效持久温和,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某校学员干眼症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某校1168例(2336只眼)学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干眼症主观症状问卷调查及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功能测定3项客观检查,分析其发病危险因素。结果所有受检者均完成主观症状问卷调查及眼部检查,共诊断干眼症121例,患病率为10.36%。多因素分析显示:睑板腺功能障碍、长期使用滴眼液、海上作业、吸烟史为其独立危险因素(OR=33.185,8.865,2.058,2.570;P=0.000,0.000,0.040,0.002);与是否长期使用视频终端、是否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有无眼表炎症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合理用眼、改善学习及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干眼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符奕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0):920-921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症的影响,以减少或避免干眼症的发生。方法将100例拟行LASIK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健康教育在内的护理干预。于术后1mo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眼部主观症状、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和泪膜破裂时间进行评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主观感觉明显改善,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加,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轻LASIK术后干眼症的主观感觉和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陈琳  王洪  黄学文 《西部医学》2012,24(3):607-608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控制的效果。方法对128例欲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4例(64只眼)和对照组64例(64只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护理方法,实验组除常规术前护理外,采用术前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干眼症的比较,以评价术前护理干预的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干眼症例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干眼症发生例数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术前干眼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