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的兔肺模型,评估传统通气模式(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与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加最佳PEEP(permissive hypercapniaassociated withidealPEEPventilation,PHY+ PEEPi)的通气模式对肺损伤的影响,了解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 与机械通气引起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lunginjury,VILI) 的关系。方法:12 只成年兔,以反复肺灌洗法制备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兔肺模型。以CMV(C组) 或PHY+ PEEPi (P 组) 通气4 h 后,测定通气前、后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TNFα含量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测定肺水量,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和病理检查。结果:CMV 组表现为明显的低氧血症,BALF中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数,总肺水量及血管外肺水量明显增多,肺内病理改变为较明显透明膜形成及炎性细胞聚集;而PHY+ PEEPi 组引起较少的上述病理、生理变化。且CMV 组BAL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早期、快速检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合成铜绿假单胞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这5种细菌的特异DNA探针和细菌16SrRNA的通用探针,分别与生物素标记的细菌、病毒和真菌DNA杂交。杂交法和培养法同时检测100份痰液标本。结果所合成的DNA探针具有高度特异性,与其他细菌、病毒、真菌间无交叉反应。该方法可检测出1 ng细菌DNA。杂交法阳性率显著高于培养法。结论所合成的DNA探针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应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并低氧血症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脑利钠肽(BNP)动态变化,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预后的改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收住院的60例 AAMI并低氧血症患者的资料,患者被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28例)与常规治疗组(3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BNP的动态变化及 LVEF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BNP水平及 LVEF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创通气组治疗后 BNP水平[24h:(263.6±23.3)μmol/L比(126.2±21.9)μmol/L]显著降低、LVEF [(40.6±13.1)%比(47.3±14.7)%]显著上升(P均<0.01),随访30d后无创通气组较常规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426-550m)者比例为75.0%比59.3%、LVEF [(49.4±12.5)%比(41.1±11.7)%]、存活率(96.4%比90.6%)明显增加,再次住院率(7.1%比12.5%)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低氧血症患者早期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使用鼻导管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变及血气变化、死亡率。结果观察组PaO2的升高和PaCO2下降幅度都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提高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征  刘虹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773-1776
目的探讨维库溴铵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双盲随机标准对照,将46例转入ICU使用呼吸机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按病案号随机分为肌松组(予常规镇静+维库溴铵)和常规组(予常规镇静),每组各23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肌松组病情较常规组明显改善,呼吸、pH值、PaO2、PaCO2、SpO2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松组较常规组滞留ICU时间[(146.20±17.92)h与(214.15±22.21)h],使用呼吸机时间[(125.93±16.23)h与(192.89±22.60)h],糖皮质激素[(2.61±0.17)mg·kg^-1·d^-1与(3.55±0.26)mg·kg^-1·d^-1]、抗胆碱药[(6.25±0.51)μg·kg^-1·d^-1与(10.64±0.75)μg·kg^-1·d^-1]、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0.06±0.01)mg·kg^-1·d^-1与(0.15±0.04)mg·kg^-1·d^-1]使用剂量均减少(均P〈0.05);患者顺利转出ICU,无机械通气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维库溴铵使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在常规镇静使用呼吸机时,可迅速纠正临床症状,改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儿童膈肌前、中、后部运动的可重复性和差异性。 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患儿30 例。患儿取平卧位,使用5 MHz超声探头,置于右锁骨中线与肋下缘交点,用M型超声记录随呼吸运动的膈肌前、中、后部的移动度和收缩速度,重复测量两次。采用ICC系数表示膈肌移动度和收缩速度两次测量的可重复性。采用方差分析探讨不同部位膈肌移动度和收缩速度的差异性。 结果 膈肌各部位移动度两次测量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ICC前膈肌=0.89、ICC中膈肌=0.95、 ICC后膈肌=0.90,膈肌各部位收缩速度两次测量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 ICC前膈肌=0.90、ICC中膈肌=0.94、ICC后膈肌=0.95,膈肌各部位移动度和收缩速度的测量均显示出良好的可重复性。膈肌前、中、后部移动度分别为[(8.1±3.1)mm]、[(7.4±3.0)mm]、[(5.5±2.3)mm],膈肌前、中、后部收缩速度分别为[(12.5±4.8)mm/s]、[(11.5±6.3)mm/s]、[(8.9±4.0)mm/s],膈肌前、中、后部位间的移动度和收缩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超声测量儿童膈肌前、中、后各部位运动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儿童膈肌前、中、后部的移动度和收缩速度具有差异性,单纯某一部位的膈肌运动不能代表整体膈肌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有效预防痰痴形成的方法.方法 将96例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按单双数分为两组,单数48例为试验组,采用恒速小量持续气道湿化及密闭式吸痰方法;双数48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断气道湿化及开放式吸痰方法.观察两组痰液黏稠度、痰痴形成、经皮氧饱和度(SpO2)及吸痰时呛咳的情况.结果 插管24h时,两组Ⅰ-Ⅲ度疾液黏稠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痴形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h及120h时,两组Ⅰ-Ⅲ度痰液黏稠度和痰痴形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痰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湿化及吸痰中患者的反应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传统间断气道湿化及开放式吸痰方法相比,采用恒速小量持续气道湿化和密闭式吸痰方法能使患者氧饱和度下降幅度小,呛咳反应轻,有效预防痰痴形成.  相似文献   
8.
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 总结在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ALVF)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10年间102例高龄重度ALVF并ARF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方式、好转率、病死率和合并症,并将合并Ⅰ型ARF(ARF-Ⅰ)(42例)和Ⅱ型ARF(ARF-Ⅱ)(60例)两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02例115次机械通气途径经鼻面罩给氧18次,经鼻插管68次,经口插管29次;通气方式容量控制115次,压力控制25次,稳定气道正压(CPAP)26次,呼气终末加压(PEEP)45次。病情好转率在全部病人、ARF-Ⅰ和ARF-Ⅱ组分别是60.8%,69.0%和55.0%(两组比较P<0.05);病死率分别是39.2%,30.9%,45.0%(两组比较P<0.05)。用呼吸机过程中的主要合并症在全部病人为心律失常37.3%,低血压35.3%,肺感染34.3%,消化道出血31.4%,酸碱失衡20.6%,张力性气胸2.9%。两组比较显示ARF-Ⅱ组病情重,病死率高,合并症多。结论 高龄重度ALVF并ARF患者机械通气治疗难度大,风险高,但只要严格掌握适应征及合适的通气方式,注意防治合并症,仍可以取得良好疗效,挽救大部分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Background: Ventilator frequency is one of the determinants of tidal volume delivery during high‐frequency ventilation. Clinicians increasingly use data on ventilator displays to inform their decisions. Aim: To measure the frequencies delivered by the Dräger Babylog 8000plus ventilator when used in high‐frequency mode. Methods: Ventilator waveforms using a test lung were recorded at the full range of settings 5–20 Hz using Spectra software at 1000 Hz. The changes in frequency produced by a 1‐ Hz change in set frequency were calculated. Actual and displayed frequenci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For settings up to 12 Hz, median (range) difference between set and delivered frequencies was 0 (?0.4 to +0.1) Hz. Above 12 Hz, delivered frequency varied by ?0.3 (?1.9 to +0.3) Hz. For 1‐ Hz changes in frequency settings, in the range 5–12 Hz, 1‐ Hz changes produced a change in delivered frequency of 1.0 (0.6–1.4) Hz. Above 12 Hz,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s were 0.7 (0–2.9) Hz. The ventilator displays the set frequency during operation rather than the delivered frequency. Conclusion: At 12 Hz and bel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et and delivered frequencies were relatively small compared with those at 13 Hz and higher. Above 13 Hz,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t and delivered frequencies was up to 2.9 Hz. Some frequency setting changes did not result in a change in delivered frequency.  相似文献   
10.
气管导管套囊不同充气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气管导管套囊的不同充气方法,获得理想的套囊充气方法。方法连续观察60例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分别给予3种不同的方法给套囊充气:①指感法;②最小封闭压力法;③套囊测压表法。比较不同方法的操作时间、气道漏气发生率及气囊压力。结果套囊测压表组套囊压力控制最理想,为(28.85±2.3)cmH2O,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套囊测压表法简便、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