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83篇
  免费   1501篇
  国内免费   671篇
耳鼻咽喉   296篇
儿科学   241篇
妇产科学   303篇
基础医学   1394篇
口腔科学   1338篇
临床医学   2760篇
内科学   2524篇
皮肤病学   552篇
神经病学   950篇
特种医学   13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170篇
综合类   394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142篇
眼科学   552篇
药学   1752篇
  17篇
中国医学   970篇
肿瘤学   665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386篇
  2022年   669篇
  2021年   918篇
  2020年   827篇
  2019年   714篇
  2018年   676篇
  2017年   714篇
  2016年   849篇
  2015年   831篇
  2014年   1561篇
  2013年   1495篇
  2012年   1307篇
  2011年   1576篇
  2010年   1401篇
  2009年   1139篇
  2008年   1086篇
  2007年   1163篇
  2006年   1033篇
  2005年   899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671篇
  2002年   539篇
  2001年   407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349篇
  1998年   331篇
  1997年   301篇
  1996年   257篇
  1995年   270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203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172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126篇
  1985年   122篇
  1984年   111篇
  1983年   76篇
  1982年   111篇
  1981年   63篇
  1980年   74篇
  1979年   41篇
  1978年   41篇
  1977年   34篇
  1976年   34篇
  1974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红亮 《中医学报》2016,(6):910-912
目的:观察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3组,理筋通督组、传统手法组及安慰剂组。理筋通督组采用理筋通督手法;传统手法组采用传统手法;安慰剂组口服维生素C。结果:理筋通督手法可显著减缓患者基底动脉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P0.05)。理筋通督组有效率为93.67%,传统手法组有效率为67.5%,安慰剂组有效率为1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筋通督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This study is focussed on micro-encapsulation of essential oils in polylactic acid (PLA) and a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matrix as well as blends of the same.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the solvent evaporation technique and characteris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ies and release profiles of the essential oils were stud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C-M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microspheres were tested fo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both Gram-negative and Gram-positive bacterial strai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crospheres compositions (PLA/PMMA ratio)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process adopted for preparing the microspheres promoted formation of spherical particles at the sizes of 1.5–9.5?µm. The highest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prepared microspheres was observed in systems consisting of linalool (81.10?±?10.0?wt. % for PLA system and 76.0?±?3.3?wt. % for PMMA system). Confirmation was also made that the release rate of the microspheres was affected by the size of the same.  相似文献   

3.
《Auris, nasus, larynx》2020,47(4):697-701
Parapharyngeal abscess (PPA) may cause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and peritonsillar abscess (PTA) and tonsillitis frequently precede PPA. The optimal management of PPA caused by PTA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debate with respect to the surgical approach. We present three cases of PPA concomitant with PTA in elderly patients. In two cases, the abscesses in parapharyngeal space were drained by abscess tonsillectomy followed by intraoral incision of the tonsillar b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third case did not undergo abscess tonsillectomy because of his refusal of surgery and needed extraoral drainage after the aggravation of PPA.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ose three cases, it was suggested that abscess tonsillectomy followed by intraoral incision of the tonsillar bed might be a useful surgical approach for the drainage of PPA concomitant with PTA, especially in elderly patients.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 细胞膜片技术:是在体外接种培养高密度的细胞,使其相互融合生长至100%而形成的透明致密膜状物。该技术不需要胰酶消化即可收集细胞,因此保留了大量的胞外基质、细胞间连接以及细胞-基质连接等结构。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成为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已被推广应用于牙周膜、角膜、心脏、软骨、食管等多种组织器官修复。 成骨细胞:主要由内外骨膜和间充质始祖细胞分化而来,在复杂的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要的功能,承担着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其成骨分化过程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胞因子的调控、遗传因素和激素水平等。背景:现阶段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尚未可知,如何将生长因子与组织工程细胞膜片技术相整合,最终将其用于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构建细胞膜片,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单独及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CCK-8法结合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确定2种因子促进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有效质量浓度;然后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进行成骨诱导,通过大体及显微镜观察、Vonkossa染色、茜素红染色、RT-PCR检测相关成骨标志物来评估诱导效果。 结果与结论:单独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佳质量浓度为100 μg/L(P < 0.001),单独应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能加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增殖,最佳质量浓度为20 μg/L(P < 0.001),而联合应用既可以促进膜片增殖又能提高其碱性磷酸酶活性(P < 0.001);经成骨诱导后,4组膜片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均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成骨分化,其中联合组钙结节最明显(P < 0.001),可显著促进膜片晚期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早期成骨分化,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P < 0.001)。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既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又能显著增强其成骨诱导能力。ORCID: 0000-0003-1918-579X(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由于骨盆的特殊结构,其内侧的血管网损伤导致不可压迫性出血。即使创伤中心和救治体系的建设,以及损害控制技术等发展,病死率仍然高达30%~60%。损害控制性复苏、骨盆带、外固定支架、复苏性腹主动脉内球囊阻断(REBOA)、动脉栓塞和腹膜外填塞等技术不断发展,部分已经得到普及,但迄今仍没有公认的确定性止血流程。我国正在普遍建设创伤中心,亟待制订适合我国的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救治流程,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本文阐述控制骨盆骨折大出血的外科技术和流程进展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9.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原发性肺癌患者经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病例199例。按照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分为两组,Ⅰ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5天)和Ⅱ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5天)。对于影响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可能因素在两组间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筛选,再将筛选出来的对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可能有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二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及二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部位、肺段切除术、胸膜粘连、手术时间≥180 min、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于具有多个延长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的患者,应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尽可能减少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淋巴管作为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调节机体体液稳态,协助免疫监视和肠道脂质吸收等重要作用。淋巴管新生是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维持脉管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的重要手段,淋巴管新生调控对于防治肿瘤、心血管等诸多疾病有着潜在的临床转化意义;淋巴回流功能则与关节炎症等疾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在循环系统中,相较于中医药调控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已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对于淋巴管的研究则明显相对滞后。本文从中医药作用于淋巴管新生及回流功能角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