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危险评分在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纳入连续诊治且随访资料齐全的UA患者98例,仔细询问病史、体检、心电图检查及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按TIMI危险评分的7个变量进行计分,将患者分成不同的危险层次。分析患者危险评分值对住院期与随访期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UA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随评分增加而呈进行性增高,无复合心血管事件生存时间随评分值增加而明显缩短。结论:TIMI危险评分用于UA患者的危险分层与预后预测,操作方便、实用、有效,且具有对危险分层与预后预测的量化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7例肺栓塞(PTE)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PTE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7例肺栓塞病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例肺栓塞中,主要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三联征”的患者仅3例;仅有胸闷症状者10例;低氧血症者占23例。二聚体〉500μg/L的31例;ECT和EBT为主要诊断方法;接受溶栓治疗24例。10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治愈8例,好转23例,死亡4例,未治2例。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X线胸片、心电图等常规检查不具特异性;二聚体增高具有筛选价值;肺通气/灌注扫描和电子束cT是首选的诊断方法;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可以有效预防再次肺栓塞。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诊断超声结合自制白蛋白微泡造影剂在体内的溶栓效应,并探讨其与尿激酶联用在溶栓方面的协同作用及溶栓机制.方法 32只健康家兔建立股静脉血栓模型,分为单纯尿激酶组、超声+微泡造影剂组、超声+微泡造影剂+尿激酶组和阳性对照组.根据前期的体外实验所确定的最佳参数组合,并联合尿激酶进行溶栓,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各组不同时间点15 min、30 min、60 min的血管再通情况进行检测,评价血管的再通率.取溶栓治疗后的兔股静脉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比较各组管腔内部结构及溶栓效果,并对其溶栓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治疗15 min与30 min后,超声+微泡造影剂+尿激酶组的血管再通率较单纯尿激酶组、超声+微泡造影剂组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min后,超声+微泡造影剂+尿激酶组管再通评分要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示超声+微泡造影剂+尿激酶组治疗60 min后股静脉内血栓结构崩解,纤维素断裂,血管腔大部分融通,优于治疗15 min、30 min时的溶栓效果.结论 诊断超声结合自制微泡造影剂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溶栓效应,与尿激酶联用在溶栓方面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Pang BS  Wang C  Lu Y  Yang YH  Xing GH  Mao YL  Huang XX  Zhai ZG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3):3074-3078
目的 了解急性肺栓塞(PTE)患者发病后及抗凝或溶栓治疗后凝血纤溶系统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37例PTE患者分为抗凝治疗组(20例)和溶栓治疗组(17例),设立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S(PS)、蛋白-C(PC)、凝血酶调节蛋白(TM)含量,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在抗凝治疗第6天和溶栓结束后24h分别复查上述指标。抗凝治疗患者可应用静脉注射普通肝素或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在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24—48h后,加用口服抗凝剂华法林,重叠应用4—5d,当连续2d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比值(INR)达到2.0~3.0时,停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单独口服华法林治疗。溶栓治疗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或rtPA溶栓。在应用低分子肝素24—48h后加用口服抗凝剂华法林,重叠应用4—5d,当连续2d测定PTINR达到2.0—3.0时,停用低分子肝素,单独口服华法林治疗。结果在治疗前,抗凝治疗组PTE患者D—D、t—PA、PS、TM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T-Ⅲ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溶栓治疗组FrrE患者D—D、t-PA、PAI-1、PS、TM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T-Ⅲ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抗凝治疗组应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后血D—D、t-PA、PS、PC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P〈0.05),而PAI-1、TM含量和AT-Ⅲ活性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治疗组应用尿激酶或rtPA溶栓后,血D—D、t—PA、PAI-1、PS、PC、TM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P〈0.05),而AT—Ⅲ活性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TE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失衡和肺血管内皮损伤。抗凝和溶栓治疗对于调节PTE患者体内的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及血管内皮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非手术治疗4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W)的非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412例行溶栓、抗凝治疗并随访的早期DW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时间12~83个月。痊愈42例(10.2%),显著好转331例(80.3%),好转32例(7.8%),无效7例(1.7%),总有效率98.3%。病程≤7d者痊愈率、好转率明显高于〉7d者(11.0%与5.4%,X^2=4.17,P〈0.05;8.7%与1.8%,X^2=4.96,P〈0.05)。出血2.2%,肺栓塞1.9%,脑卒中0.7%,血栓后遗症84.0%,复发6.1%。≥60岁患者出血发生率显著增加(4.3%与0.8%,X^2=6.82,P〈0.01);病程〉7d者血栓后遗症发生率高于≤7d者(98.2%与81.7%,X^2=3.67,P〈0.05)。结论以溶栓和抗凝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对绝大多数患者安全、有效,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疗效和减少血栓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6 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剂量.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rt-PA 0.9 mg/kg,B组rt-PA 0.7 mg/kg,C组为对照组,不用rt-PA;每组又各分为两个亚组,低分子肝素组(A1、B1、C1)和非低分子肝素组(A2、B2、C2).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及Barthel指数(BI)评定溶前及溶后24 h、3 d、7 d、90 d的疗效.结果 90 d各组的有效率:A组79.80%,B组86.55%,C组63.70%;90 d显效率:A组68.75%,B组74.85%,C组42.05%;90 d痊愈率:A组46.05%,B组39.45%,C组21.10%;90 d病死率:A组11.76%,B组10.39%,C组18.03%;以上各项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低分子肝素组与非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总出血发生率: A组20.59%,B组18.18%,C组0;各组48 h内脑出血率:A组8.82%,B组6.49%,C组0;14 d脑出血率:A组10.29%,B组7.79%,C组0;各项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症状性脑出血率:A组1.47%,B组2.60%,C组0,A+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分子肝素组与非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 d重度致残率+病死率:A组23.52%、B组22.08%、C组32.79%,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t-PA 6 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0 d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rt-PA 6 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溶栓剂量0.7 mg/kg与 0.9 mg/kg疗效基本相同,对于部分高龄体弱的中国人,0.7 mg/kg可能更为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中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嚼服阿斯匹林0.3g,尿激酶150万U用100ml生理盐水溶解,30min内滴入,6h后低分子肝素钙5000U,1次/12h,皮下注射。结果治疗后再通229例(70.03%),未通98例(29.97%)。死亡21例(6.4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应尽早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再通率70%以上,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及推广,但同时应注意及时防治各种并发症、合并症。  相似文献   
8.
刘明强  郑江华  陈开  武国 《西部医学》2009,21(10):1731-1732
目的探讨纤溶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溶栓分另q采用纤溶酶和小剂量尿激酶,其余治疗相同,包括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波及丹参,疗程14天,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出现血尿2例,黑便4倒,而治疗组无出血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治愈4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5例,有效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结论纤溶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好,使用简便、安全、可靠,无明显出血并发症等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期间血清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0例AMI患者行溶栓治疗(UK100 ̄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在溶栓前和溶栓后第2、4、6天分别取静脉血检测血清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同步检测血气分析。结果 治疗组溶栓前NO、SOD、TAO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