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腰椎峡部不连伴椎体滑移手术方式.方法: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比较Dick钉、steffee钢板及RF(滑脱型)在复位、固定等方面的优缺点.结果:使用RF(滑脱型)治疗腰椎滑移有较突出的优越性.结论:治疗腰椎峡部不连伴椎体滑移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为采用RF(滑脱型)复位固定并在椎弓峡部和椎板间联合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2.
腰椎峡部裂的CT征象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腰椎峡部裂的CT征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5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进行了回顾钍分析。结果 45例腰椎峡部裂中,发生在L,见于2例,L4见于15例,以及L,见于28例。其中,单侧裂3例(6.7%),双侧裂42例(93.3%)。所有病例的CT表现包括“裂隙征”(n=45),“椎管冗长征”(n=24)。假性椎间盘膨出(n=37),“双边征”(n=12),“双关节征”(n=7),椎管狭窄(n=14),侧隐窝狭窄(n=9),以及椎间孔狭窄(n=6)。结论 CT扫描不仅是检查腰椎峡部裂的首选方法,而且可为解释临床症状和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teffee钢板复位固定 ,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31例有严重腰痛和(或 )神经根症状的腰椎峡部裂患者 ,其中 2 2例合并有脊柱滑脱 ,采用Steffee钢板复位固定、游离“人”字形椎板植入椎体间植骨融合 ,观察复位情况、融合率、并发症等。结果 经随访所有病例均骨性融合。 2 2例并脊柱滑脱病例 ,完全复位 1 3例 ,部分复位 9例。疗效评价 :优 2 9例 ,良 2例。并发症 :术后脑脊液漏 1例 ,神经根牵拉伤 1例。结论 有严重腰痛和 (或 )神经根症状的腰椎峡部裂患者 ,可采用Steffee钢板复位固定、游离椎板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 ,其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扫描后处理对腰椎峡部不连的诊断价值及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30例腰椎峡部不连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轴位薄层重建、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RP)、表面遮盖显示(SSD)及容积重建(VR),并进行相关分析;同时追踪手术治疗情况.结果30例患者重建后处理显示椎弓峡部不连56处,单侧椎弓峡部不连4例;双侧椎弓峡部不连26例;全部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单纯平扫仅显示22例42处椎弓峡部不连,两者对椎弓峡部不连的诊断有显著差异(P<0.05).重建后处理显示微小裂隙5例,不完全裂隙4例,骨痂及骨赘形成25例,神经根受压27例,硬膜受压25例,侧隐窝狭窄10例,椎体滑脱17例,黄韧带肥厚23例.手术治疗中所有患者均根据16排螺旋CT图像显示的神经根受压情况及椎管、神经根管狭窄情况进行减压及固定.结论16排螺旋CT不但能对腰椎峡部不连做出准确的诊断,同时能为手术治疗提供全面直观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腰椎峡部裂的影像检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 研究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腰椎峡部裂(spondyloschisis,SS)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27例SS同时作了X线、常规CT和反机架CT扫描(reverse gantry CT,RGCT);另对8例正常和10例伴脊柱假性滑脱的腰椎峡部作RGCT扫描,在CT片上测量关节突关节(zygaphysiales joint,ZJ)和SS裂隙的矢状倾角(sagittal inclination angle,SIA)及后者与脊柱纵轴夹角。结果 18例非SS组于椎弓根层面均显示完整骨性椎管环;20例滑脱组SS三种方法均显示,唯RGCT均显示清晰;8例无滑脱组SSX丝漏诊3例,未明确4例,常规CT漏诊3例(5侧)。RGCT显示全部SS特征表现:“环裂征”和“双关节征”。SS和ZJ之SIA差异在常规CT和RGCT均具显著性差异。结论 RGCT完整显示峡部结构和SS形态特征,诊断SS优于X线和常规CT。  相似文献   
6.
腰椎关节突关节及椎弓峡部裂间隙矢状倾角测量和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ZJ)和椎弓峡部裂(SS)的矢状倾角(SIA)的特点,评价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测量92例SS患者之176个裂隙及正常人50例L4~5和L5~S1的200个ZJ的SIA,分别计算其均数和标准差,采用差异显著性U检验。同时测量并比较峡部裂椎相邻椎的ZJ和SS的SIA。结果:SS与正常腰椎ZJ的SIA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以≥65°为标准,诊断腰椎SS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100%;以≥55°为标准,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个体自身对比,SS与同椎对侧或相邻椎ZJ的SIA差别明显(28°~55°),目测可靠性100%。结论:腰椎ZJ及SS的SIA差异非常显著,测量ZJ及SS的SIA对滑脱前期的SS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多功能重建方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SCT)不同重建方式对腰椎峡部裂(spondyloschisis,S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腰椎峡部裂行容积扫描后,进行表面重建(SSD)、多方位多平面重建(MPR)、改良法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并由2位有经验的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将获得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SD显示SS20例22处及14例椎体滑脱,图像立体感强,解剖关系清晰;SSD结合切割(cut)及任意剖面技术,观察SS裂隙及局部骨痂、骨赘等细节,弥补了SSD只能显示感兴趣区表面改变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对较小SS裂隙的显示率。MPR包括矢状位重建、冠状位重建、平行于椎板的左右斜位重建、沿椎管曲面重建(CPR)、平行椎弓轴线的反角度轴位重建(reversangleaxialreconstruction,RAAR)等,能显示全部32例73处SS及全部14例椎体滑脱;利用MPR的任意窗口技术可以分别显示局部骨质和软组织改变,并可对病变进行准确测量。MIP及其多角度投影技术、改良法切割技术,可以多方位、立体直观显示全部SS及其形态、走向、局部骨质改变等。结论螺旋CT多功能重建方式相互匹配是诊断SS的最佳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