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脑缺血区水分子扩散变化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脑缺血区水分子扩散运动变化的规律。探讨脑缺血区水分子扩散运动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临床诊断脑缺血或脑梗死患者43 例, 磁共振成像检查距起病6 h之内10例, 7~24 h 12例,2~7 d 7例,8~14 d 8例, 15 d~2个月6例,计算缺血区的水分子扩散速率变化。结果:正常脑灰质区水分子扩散速率为8.61×10-4mm2*s-1。早期缺血区水分子扩散迅速下降为(4.72×10-4+1.51×10-4) mm2*s-1,与对侧相应区的比值为0.55±0.18。随发作与检查间隔延长,水分子扩散速率上升,2~7 d为(5.68×10-4±1.22×10-4) mm2*s-1,比值为0.66±0.14;8~14 d为(9.22×10-4±2.07×10-4) mm2*s-1,比值为1.07±0.24。2个月时扩散值明显升高,与纯水相近, 为(26.42×10-4±9.65×10-4) mm2*s-1。扩散比值与时间呈明显相关(r=0.95, P<0.001) 。ADCv在超早期增加后逐渐下降。结论:超急性期脑缺血区水分子扩散速率下降, 随时间延长扩散值逐渐上升。扩散的各向异性在超早期增加,随病程逐渐下降。DWI可在超急性期(2 h)发现缺血灶的存在,较CT及常规T1、T2WI在脑梗死超早期诊断及演变中更有价值。超早期缺血区水分子扩散变化机制可能是超早期细胞毒性水肿。  相似文献   
3.
国内文献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统计分析了国内文献中有关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中草药ADR的各种类型和引起死亡的情况,并将ADR特征图应用于中药ADR的分析研究。指出了客观、正确地评价中药的安全性是中医临床药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十全大补汤对抗癌药物的减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日本运用十全大补汤防治抗癌药物副作用的疗效作一总结,重点阐述十全大补汤改善化疗产生的消化系统症状,防治骨髓抑制,增加白细胞,减轻肾脏毒性,增强免疫的功能。认为化学疗法和中药并用是抗癌治疗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12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发病时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揭示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时间规律,以期指导临床对AMI的中医治疗,通过对122例冠心病患者AMI发病时间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AMI在卯(5:00 ̄7:00),辰(7:00 ̄9:00)以及未(13:00 ̄15:00)、申(15:00 ̄17:00),酉(17:00 ̄19:00)、戌(19:00 ̄21:00)发病率较高,与其它发病时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还显示:春夏季子时 ̄已时,秋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