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54篇
中国医学   25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克隆丹参SmRopGEF1基因,研究其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应激反应和激素诱导下的表达水平。方法 根据前期丹参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SmRopGEF1基因特异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SmRopGEF1基因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SmRopGEF1蛋白序列特征及进化关系;构建pET28a-SmRopGEF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中诱导表达,构建35S启动的SmRopGEF1的绿色荧光蛋白原生质体瞬时表达载体,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mRopGEF1的亚细胞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逆境胁迫(低温、盐及干旱)和激素诱导(生长素、脱落酸、茉莉酸甲酯)下的基因表达量。结果 丹参SmRopGEF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1701 bp,编码566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是62 362.99。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mRopGEF1蛋白含有1个PRONE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mRopGEF1蛋白与芡欧鼠尾草和一串红RopGEF1蛋白为高同源蛋白。成功构建pET28a-SmRopGEF1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氏菌Rosetta(DE3)菌株中表达、纯化出SmRopGEF1重组蛋白。亚细胞定位的结果显示SmRopGEF1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qRT-PCR实验结果表明盐胁迫和冷胁迫能够显著提高SmRopGEF1的表达量;干旱胁迫后丹参愈伤中SmRopGEF1表达量下降。茉莉酸甲酯诱导后SmRopGEF1表达量升高。结论 克隆了丹参SmRopGEF1基因,其在抗逆胁迫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可能参与茉莉酸甲酯信号转导。研究结果丰富了丹参防御反应机制的研究,为选育丹参抗逆优良品种、提高丹参的产量与品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测定安国县10个村引种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平均值为0.199%,比传统道地黄芪高2倍,比《中国药典》标准(不得少于0.04%)高近4倍,但外观质量难以相比,10个村黄芪药材中砷、汞、铅、镉、镍、钴等 6种元素的平均值分别为 0. 244、0. 009、1.731、0. 036、0. 214、0. 302 μg/g,与土壤中6种元素的比值即富集系数≤0.5。  相似文献   
4.
毛节缬草的解剖构造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黑龙江省毛节缬草的解剖构造,明确其鉴别特征,为进一步制定缬草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结果:明确了黑龙江省毛节缬草的根、根茎、茎和叶的显微特征。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作为毛节缬草的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5.
玉仁丰乳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玉华  于文静  朱秀奎  沙英威  于鸿 《中草药》1998,29(11):736-738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芪、王不留行、川芎进行了鉴别,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以人参皂苷Rg1为指标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回收率为97.54%,RSD=3.43%,玉仁丰乳丸中人参皂苷Rg1测定含量为0.55%(n=3)。方法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丹参-赤芍配伍的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丹参、赤芍药对为研究对象,以HPLC等色谱为研究工具,研究了不同比例配伍的丹参-赤芍共煎液与单煎混合液化学成分的异同,重点关注因两味药共煎煮而产生的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现象,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分离和鉴定了变化明显的化学成分,总结了化学成分动态变化与药材配伍不同比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冠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对文冠果 (XanthocerassorbifoliaBunge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方法按照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类型进行分类综述。结果与结论文冠果中主要含有三萜皂苷、黄酮、香豆素等类型成分 ,并且具有抗炎、抑制HIV 1蛋白酶、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等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8.
丹参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丹参对SD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的SD大鼠头盖骨,胶原酶法培养成骨细胞,用MTT法来测定不同浓度丹参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在24、48、72h不同时段的促细胞增殖作用;采用碱性磷酸(ALP)活性观察上述药物的促细胞分化作用。结果:0.05%、0.10%、0.15%的丹参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率提高(P〈0.05);不同浓度丹参可使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增强(P〈0.05)。结论:丹参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翻白草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翻白草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自造模成功后,灌胃给予翻白草水煎液,连续给药4周,采用血管内皮细胞平铺技术制作血管内皮铺片,镜下观察.结果:翻白草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胞膜呈柔和锯齿状,边界清晰、连续,胞核椭圆形、居于细胞中央.结论:翻白草能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丹参黄芪配伍抗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获取丹参和黄芪活性成分,基于CTD (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筛选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关键靶标。借助STRING软件对心绞痛和冠心病的靶标基因进行相互作用分析,基于分子对接(Sybyl2.1)对筛选所得的丹参、黄芪的活性成分与心绞痛及冠心病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借助Cytoscape3.5.1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模型。结果:丹参黄芪共筛选出61个活性成分,其中丹参44个,黄芪17个。筛选出冠心病靶标25个,心绞痛靶标7个,通过靶蛋白PPI网络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Toll样受体4、载脂蛋白E、脂肪酸转运蛋白、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3、尿激酶为冠心病和心绞痛疾病的关键靶标蛋白。分子对接发现黄芪单味药、丹参单味药、黄芪丹参配伍用药可能通过调节尿激酶(PLAU)、载脂蛋白E (APOE)、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发挥抗冠心病及心绞痛的作用。结论:从分子层面筛选丹参黄芪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关键活性成分及靶点,为其配伍后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