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8篇
  免费   696篇
  国内免费   55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784篇
口腔科学   445篇
临床医学   1217篇
内科学   16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96篇
特种医学   598篇
外科学   3162篇
综合类   215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21篇
眼科学   615篇
药学   526篇
  11篇
中国医学   1365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929篇
  2013年   817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753篇
  2010年   651篇
  2009年   498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531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0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通过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较对照组(18.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7天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较对照组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进而促进患者功能有效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针刀与针灸配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针灸康复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64例,并严格按照系统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与针灸配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ugl-Meyer、VAS、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高于观察组,Fugl-Meyer、JOA评分低于观察组,且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对照组腰骶疼痛评分和腿疼痛评分均低于观察组,直腿抬高度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针刀与针灸配合治疗效果显著,效果优于单一使用针灸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探讨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 随访本院1993-2003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髓核摘除术病例236例,对术后腰腿痛症状未缓解或症状消失后再复发者复查X片、CT或MRI了解病因。结果手术疗效不佳者25例。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为残留髓核再突出、术后脊柱不稳倾向增加、对侧隐窝狭窄认识不足、神经根损伤、极外侧型椎问盘突出漏切、感染、术后椎管内瘢痕黏连等。全椎板切除术较椎板问开窗术更易发生椎管内瘢痕黏连(P<0.01)。结论首次手术时应尽可能取净髓核组织,对动力位摄片发现有椎问不稳倾向者行后外侧植骨或椎体问植骨融合,常规探查并妥善处理侧隐窝,牵拉神经根时间不应过长且用力轻柔。行腰椎间盘CT和MRI扫描时,应注意包括椎间盘相邻上下椎体的1/3部,以防止遗漏极外侧型椎问盘突出,尽量采用椎板间开窗术式以减少脊柱创伤,术中间断冲洗,术毕持续负压引流,以减少术后黏连,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4.
CT引导下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CT引导下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对1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结果:15例均成功,随访1~16个月,优良率93.3%,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行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radiographic measurements in a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juvenile hallux valgus (with a hallux valgus angle > 15 degrees ) using standardized weightbearing x-rays compared with an age-matched control group. First metatarsal protrusion distance, metatarsus primus adductus angle, metatarsus adductus, first metatarsal cuneiform angle, calcaneal inclination angle, and talocalcaneal angles were assessed with discriminant functional analysis. A total of 37 sets of data were analyzed from patients with a mean age of 13.45 +/- 1.75 years. The study identified 2 significant components of juvenile hallux valgus: a positive first metatarsal protrusion distance (P <.001) and metatarsal primus adductus angle (P = .002). Discriminant functional analysis was then used to determine the best predictors of juvenile hallux valgus. This analysis allowed only 1 variable, metatarsal protrusion distance, as a predictor of whether juvenile hallux valgus was present (P < .001), with 94.3% accuracy. This study showed that a positive metatarsal protrusion distance 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juvenile hallux valgu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腰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退变、椎间盘退变及CT引导下腰椎间盘造影疼痛激发试验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下腰痛患者常规行腰椎X线和MR检查,分别按Modic终板退变标准(0~3级)与Pearce椎间盘退变标准(Ⅰ~Ⅴ级)对终板和椎间盘进行评估.在CT引导下对45例患者中的40例(120个椎间盘)进行造影和疼痛激发试验,并按Dallas椎间盘造影分级系统(DDD)测评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分析腰椎终板Modic退变、椎间盘退变与腰椎间盘造影疼痛激发试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0例下腰痛患者的腰椎终板Modic分级与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存在较强的相关性(Pearson x^2=43.326,P=0.000),与椎间盘造影疼痛激发试验有显著相关性(Pearson x^2=27.858,P=0.000);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与CT椎间盘造影椎间盘退变Dallas分级也呈较强的相关性.结论腰椎终板Modic退变分级与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密切相关,而与椎间盘疼痛激发试验有显著相关性,提示终板Modic退变可能是下腰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经皮椎间盘摘出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髓核摘除术(PLD)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临床与影像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25例,先行PLD,后行椎间盘内及椎旁注射臭氧。结果25例病人治疗后经一年随访,治愈21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无一例并发症。结论PLD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靠,可改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4年12月我院对36例椎间盘源性腰痛,采用英国DIOMED公司半导体激光仪,激光功率15W,每个激光脉冲持续1s,间隔1s,照射能量800~1200J。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5~60min,平均30min。32例出现“疼痛复制效应”。36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1个月,32例有效(术后VAS评分改善≥3分18例,≥分14例),4例无效,有效率88.9%(32/36)。结论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微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症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6例儿童颈椎钙化性椎间盘病的影像表现。结果 16例患均行颈椎平片检查,5例行CT扫描并作了三维重建,8例行MRI检查。16例平片均显示了椎间盘钙化灶,均为单发,CT平扫加三维重建显示4例钙化呈卵圆形,1例钙化为不规则形。MRI检查不仅显示了椎间盘内改变还清晰显示了病变相邻椎体边缘信号改变,在T1、T2加权像上呈低信号。结论 平片检查可以显示椎间盘钙化;CT平扫加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了钙化灶的大小、形态;MRI检查在显示受累椎体及周围组织的改变方面明显优于CT和平片。  相似文献   
10.
经皮穿刺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步临床报道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目的 寻求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微创的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方法 对 1 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穿刺髓核成形术 (Nucleoplasty)治疗 ,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 全部患者经二周至一个月短期随访 ,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疗效优良率为 93 8% ,有效率为 1 0 0 %。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先进、安全、有效的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 ,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疗效佳、恢复快、无需住院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