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7篇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双下肢缺血预处理 (DLIP)大白兔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为 4组 ,每组大白兔 6只 :E1组 ,动物麻醉后反复 3次阻断双下肢血流 5min ,松开 5min ,建立模型 ,灌注 15min转为工作心 15min ,全心停灌 45min ,恢复灌注 15min改为工作心 3 0min ;E2组 ,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前静脉注射超氧化物歧化酶至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完毕 ,重复E1组方法 ;E3组 ,静脉注射蛋白激酶C(PKC)阻滞剂多粘菌素B(PMB) ,时间 10min ,重复E1组方法 ;E4组 ,静脉注射ATP敏感性钾通道 (mitoKATP)阻滞剂(5 HD) ,时间 10min ,重复E1组方法。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 (CK )和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心肌线粒体钙依赖性ATP酶 (Ca2 ATPase)活性及其Ca2 含量、心肌线粒体合成ATP能力 [ATP] m、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E1组左心室功能恢复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心肌ATP含量、SOD活性、Ca2 ATPase活性、[ATP] m 均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心肌含水量低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MDA含量、CK、LDH漏出率、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心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协定肢伤I方口服热敷治疗四肢闭合损伤疗效。[方法]使用大样本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46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12例协定肢伤I方(红花、延胡索各15g,桃仁、川芎、赤芍、生三七粉另包冲服、当归、泽泻、桂枝、牛膝、山楂各10g),1剂/d,水煎300mL,早晚温服;蜡疗机熬化粗石蜡装塑料袋敷于患处,12h/次。治疗组1256例协定肢伤I方药渣加水送入湿热敷机内与敷布同煮30min,于伤后或术后24h将敷布外套棉布贴敷于伤处,30min/次,2次/d;协定肢伤I方口服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积分、肿胀指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922例,显效248例,有效63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98.16%。对照组痊愈705例,显效278例,有效105例,无效124例,总有效率89.7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定肢伤I方口服热敷治疗四肢闭合损伤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弹性髓内钉对儿童四肢骨折患儿骨折愈合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0例儿童四肢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对照组患儿采用小切口复位。比较两组患儿骨折愈合和邻近关节活动情况、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骨折愈合优良率为100.00%、邻近关节活动优良率为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60.00%、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0、7.059, P=0.002、0.008<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骨折愈合和邻近关节活动效果显著,且其手术简便、手术时间短、患儿创伤小,治疗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与局部微循环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60名同龄健康者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治疗前后1周、2周、4周、8周、12周及对照组的血清骨代谢指标、骨愈合影响指标、局部微循环指标进行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的骨代谢指标及骨愈合影响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12周的局部微循环指标则均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与局部微循环指标的变化较大,应注意根据其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应用不同的管电压和图像噪声指数并且保证图像质量来降低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在双下肢CTA中的应用。方法 70例行双下肢CTA血管成像的患者,根据不同身体质量指数分成了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管电压分别为100 kV、80 kV,噪声指数分别为15、20。使用GE Light Speed64 VCT机,采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计算两组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统计学根据计量资料以(x±s)实行标识,利用t检验方法,根据P < 0.05为差异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均较对照组降低5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根据患者BMI数值,降低管电压和合适的范围之内增加噪声指数,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更好的减轻病人所受到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实际效果,从而为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四肢创伤合并皮肤组织缺失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和常规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前后创面面积(cm^2)、感染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d)和住院费用(元)。结果①实施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45,P=0.000);②在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上,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实践过程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浮针治疗帕金森病伴四肢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确诊的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观察组2天1次的浮针治疗,共进行2周;予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1周6次,共进行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Mc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及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39)评分;分别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SF-MPQ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DQ-39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19/20),高于对照组70%(14/20)(P<0.05)。结论:使用浮针对帕金森病伴发四肢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肢体缺血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肢体缺血的临床资料.4例急性动脉栓塞者行急症取栓术,1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行假性动脉瘤切除及人工血管植入术,23例动脉闭塞症者采用取栓、血管旁路术、血管腔内治疗、截肢、单纯药物等治疗.结果 5例急性动脉栓塞及假性动脉瘤患者治疗成功,23例动脉闭塞症患者中,5例(21.7%)治疗成功,12例(52.2%)好转,6例(26.1%)无效,4例截肢(占动脉闭塞疾病的17.4%).无1例死亡.6~45个月随访中,另有5例截肢,死亡4例.结论 急性肢体缺血患者需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策略,包括取栓及血管重建等,以达到挽救肢体和生命的目的 .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腔内微波闭合术(EMA)与传统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资料,其中110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EMA治疗(EMA组),6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传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术后疗效等指标。结果:EM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皮肤灼伤、皮下淤血、切口愈合不良、局部感觉异常)均低于传统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疗效(局部复发、色素沉着)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位结扎联合EMA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有效地结合了传统手术和微波治疗的优点,兼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部位脑梗塞对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Barthel指数(BI)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 HSS)对2006年入住青岛市李沧区第三医院的64名首次发病的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比较左侧半球脑梗塞、右侧半球脑梗塞、双侧半球和/或脑干梗塞3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NI HSS量表评估得分。结果:3组患者经治疗后,Barthel指数与NI HS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但Barthel指数与NI HSS量表评分的改善3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部位脑梗塞患者经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