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共识指导下的幽门螺杆菌个体化治疗。方法:收集近来国内外相关报道也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根除率逐年下降是当前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面临的棘手问题,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诊断和治疗的共识已经颁布。在新的共识指导下,强调幽门螺杆菌的个体化治疗是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李宝祥  焦俊风 《医学综述》2007,13(23):1881-1882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氨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HP阳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阳性组,48例HP阴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阴性组,83例HP阴性的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的空腹血氨。阳性组病例治疗1周,停药4周后复查HP,根除HP后复查血氨。根据肝功能Child分级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血氨水平。结果阳性组血氨浓度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阴性组血氨浓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P根除后血氨浓度显著下降(P<0.01);阳性组中不同肝功能分级组血氨浓度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阴性组中不同肝功能分级组血氨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乙肝后肝硬化的血氨浓度升高密切相关,易并发肝性脑病,根除HP可使血氨水平显著降低,有利于防治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贵州小型猪幽门螺杆菌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集1只生长发育异常迟缓的小型猪标本,采用细菌学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血清学试验、PCR检测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细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到1株细菌,经鉴定为幽门螺杆菌(HPp0812)。用螺杆菌属16SrRNA基因和幽门螺杆菌ureA基因特异引物对HPp0812细菌的PCR扩增为阳性,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证实上述序列与幽门螺杆菌参考株基因序列同源性高达99%。结论首次从中国小型猪中分离到了幽门螺杆菌,为进一步研究该菌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其与血氨水平的关系.方法 65例肝硬化患者经数字连接试验(NCT)、数字符号试验(DST)和脑电图(EEG)检查异常的SHE,检查血氨水平.其中经胃镜下取胃窦和胃体黏膜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并作病理学检查检测Hp,两项均阳性判断为Hp感染的SHE 30例和健康志愿者20例,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的标准三联方案根除治疗1周,停药6~8周后行"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根除情况.所有研究对象于停药6~8周后或第1次检查后7~9周复查血氨水平、NCT、DST和EEG.结果 SHE患者Hp感染率(46.2%,30.65)高于健康志愿者(33.3%,20/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E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中Hp感染患者根除治疗前后的血氨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HE患者中Hp感染患者进行Hp根除治疗后NCT、DST和EEG检查结果未见改善.结论 SHE的发生和血氨水平及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5.
云南临沧云县地区彝族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临沧云县地区466名彝族自然人群HP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和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云县地区彝族的HP感染率为53.0%;H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饮水习惯、饮用水源、家庭胃癌史、吸毒和养猪;大蒜是重要保护因素。单因素卡方检验筛选出的有关联因素为饮水习惯、上消化道症状,使用抗生素、养鸡、家庭胃癌史、饮用水源、家庭溃疡史、中药、养狗和吸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大部份切除术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致吻合口溃疡的发生因素,为术后Hp感染和吻合口溃疡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2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36例职业司机组,其他患者87例患者对照组)进行胃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及Hp免疫印迹检测,检查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吻合口溃疡的发生情况、胃内Hp感染及Hp抗体,以了解幽门螺杆菌感染、宿主抗Hp免疫反应强度,免疫分型,Hp的菌型(尤其是CagA和VacA)和感染时间的长短,进一步研究Hp的致病作用。结果 司机组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和Hp的检出率分别为47.2%和41.7%,而对照组为25.3%和21.8%。司机组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和Hp感染率显著增高于对照组。结论 司机组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和Hp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司机组,提示胃大部切除术后Hp感染和工作紧张、饮食不规律对吻合口溃疡的发生起重要作用,术后行Hp根除治疗、避免精神紧张和饮食不节是降低吻合口溃疡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Helicobacter pylori is recognized as a cause of chronic active gastritis, gastric and duodenal ulcers, and gastric cancer, though the mechanisms of pathogenesis for H. pylori-associated diseases are not yet well understood[1 -4] The ecological niche to which H. pylori is well-adapted is the mucous layer of the human gastric antrum, which has mucin glycoproteins as major constituents. Mucins, highmolecular weight carbohydrate-rich glycoproteins that coat the surface of the stomach and are secreted into the lumen, function to protect the stomach and could be important in H. pylori colonization.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pathogenesis of H. pylori-related diseases,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whether H. pylori colonization of the surface epithelium is associated, as cause or effect, with changes in the gastric mucin synthesized by surface mucous cells.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未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DU)、胃溃疡(GU),慢性胃炎(CO)患者的胃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γ-IFN)的原位分布,观察其间的差异。方法:选取接受胃镜检查并活检的门诊病人的胃黏膜标本97例进行H.pylori感染的评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L-4和γ-IFN在胃的原位分布。结果:,γ-IFN、IL-4在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均有表达,IL-4主要分布于固有层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以及少量的胃上皮细胞,γIFN布于部分上皮细胞、固有层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HP感染者中DU、CG患者γ-IFN的染色阳性率高于G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Hp感染者IL-4染色阳性率在DU、CG、GU问无差别(P〉0.05)。结论:无论是否存在HP感染,胃黏膜都有IL-4和γ-IFN表达,染色阳性率与是否感染无关;γ-IFN的表达在CG、GU的表达较明显,提示其与CG、GU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GES.1细胞CSE,NF—gB及IL.8mRNA表达及其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对Hpylori所致胃黏膜细胞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GES.1细胞培养24hA分为对照组(不加Hpylori及NariS)、Hpylori组、NaHS组(又分为4个亚组,分别加入50,100,200或400umol/LNariS)和Hpylori+NariS组(又分为4个亚组,分别加入Hpylori与50,100,200或400~tmol/LNariS),每组分别培养3,6,及12h,用RT-PCR法检测各组GES-1细胞CSE,NF-kB及IL-8mRNA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Hpylori组CSE,NF—gB及IL-8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加/1(P〈0.05),200umol/LNariS组和4008mol/LNariS组CSE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o.05);而NariS各组NF,KB和IL-8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NariS各组、Hpylori+200um01/LNaHS组及Hpylori+400umol/LNaris组CSE,NF—KB及IL-8m对弧表达均较Hpylori组降低(P〈0.05);Hpylori组、Hpylori+200umol/LNariS组及Hpylori+4008mol/LNaHS组CSE,NF—KB及IL.8mRN.~达之间均呈正相关(P〈O.05)。结论:Hpylori诱导GES-1细胞NF.gB和IL-8mRNA表达,并上调CSEmRNA表达;200和400[tmol/LNaHS能抑NH.pylori感染诱导的GES—1细胞NF.KB和IL-8mRN朦达,改善Hpylori感染所致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湖南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fcobacter Hpylori)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基因)3'端可变区序列特征及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 本地区有明显上消化道症状患者235例,其中慢性胃炎(CG)57例,胃溃疡(GU)62例,十二指肠溃疡(DU)70例,胃癌(GC)46例.于胃镜检查时用灭菌活检钳取胃窦组织1块,分离培养出H.pylori 89株,用PCR法对上述菌株的CagA基因扩增及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和相似性分析.结果 H.pylori培养阳性率为37.9%(89/235),其中H.pylori CagA阳性者占91.7%(77/84),GU组、DU组和GC组CagA阳性率高于CG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7株H.pylori CagA基因3'端均具有3个EPIYA重复序列,其中第2个EPIYA序列存在3种突变型,占18.2%(14/77).H.pylori CagA基因3'端序列特征以东亚型为主,占88.3%(68/77),东亚型的CagA阳性菌株在GU组、DU组及GC组高于CG组(P〈0.05).所有东亚型CagA阳性菌株CagA序列特征类似于Yamaoka报道的A型.结论 湖南地区H.pylori CagA阳性菌株以东亚型为主,均具有3个EPIYA重复序列,其中第2个序列存在3种突变型,其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