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hnRNP A2/B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A549细胞株,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nRNPA2/B1mRNA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hnRNP A2/B1蛋白表达。结果:榄香烯乳对A549细胞体外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其IC50值为15μg/ml,hnRNPA2/B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下降。结论:榄香烯乳可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致其hnRNPA2/B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2.
榄香烯乳与高聚金葡素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95年1月~1997年6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比较榄香烯乳加高聚金葡素(治疗组)与单纯高聚金葡素(对照组)治疗78例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87.18%,对照组有效率53.84%。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食欲不振、胸痛、发热。  相似文献   
3.
榄香烯与化疗药物联合作用对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KCC和红白血病细胞林K562作为靶细胞研究了中药榄香烯和化疗药物的体外协同应用对癌株生长的影响。单独用药情况下,KCC对榄香烯、阿霉素、5氟脲嘧啶均呈不同程度的抵抗,K562则相对较敏感。榄香烯合用阿霉素或5氟脲嘧啶后,对KCC的抑制率明显增强,其中榄香烯加阿霉素组效果要强于合用5-Fu,联合用药后对K562的抑制率也明显增强。经统计学分析: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之间差异显著(P<0.01),实验结果对临床应用榄香烯治疗实质性肿瘤时选择良好的协同药物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冯利  林洪生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15):891-894
目的:研究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与肺癌浸润和转移的相互关系,以及中药榄香烯的抗癌作用机理方法:以C57BL/6近交系小鼠建立Lewis肺癌模型,将4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TX组及榄香烯组.14天后以放免法及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HA、Col Ⅳ及移植瘤组织LN、FN。结果:榄香烯能降低血清HA、Col Ⅳ含量;维持FN在瘤细胞周围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中的线状表达,降低肿瘤细胞LN表达:与模型组及CTX组比较有显著差别。结论:中药榄香烯与化疗药CTX抗肿瘤作用机理不同.其抑制肺癌转移的部分作用机制是通过保护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屏障以及降低肿瘤细胞中细胞外基质成分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季霞  王波 《北京医学》2015,(4):363-365
目的:探讨榄香烯口服乳联合TP方案在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110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分为治疗组(榄香烯口服乳+TP方案)和对照组(TP方案),21 d为1个化疗周期,榄香烯口服乳连服6周为1个疗程,化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生活质量和副作用的评价,并随访生存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9%和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7个月和7.3个月(P<0.05);主要不良反应和Karnofsky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口服乳联合TP方案对进展期食管癌具有较好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榄香注射液及华蟾素注射液分别联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方法:纳入104例2018年8月—2020年1月于肿瘤科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2组各52例。2组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1次,华蟾素注射液组予华蟾素注射液10 m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榄香注射液组加用榄香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0.4 g,每天1次,2组连续治疗15 d后休息15 d,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及甲胎蛋白(AFP)、卡氏评分(KPS)和肿瘤体积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榄香注射液组88.46%,华蟾素注射液组71.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华蟾素注射液组比较,榄香注射液组AFP降低值、肿瘤体积缩小值及KPS评分升高值均多于华蟾素注射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蟾素注射液组发生的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为主,发生率高于榄香注射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榄香注射液组发生的不良反应以注射部位疼痛为主,发生率高于华蟾素注射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华蟾素注射液,2种中药制剂治疗期间仍需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
榄香烯乳联合化疗治疗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应用榄香乳联合吡柔比星(THP-ADM)和环磷酰胺(CTX)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肺癌25例,至少3个疗程以 。结果CR12%(3/25),PR56%(14/25),CR+PR68%。结论:THP-ADM心脏毒性及其它毒性均较低,尤其是榄香烯乳具有较强的杀伤肿瘤细胞功能,同时有升白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肿瘤细胞不产生抗药性,副反应少,可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8.
榄香烯乳对r-DNA转录活性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榄香烯治疗前后淋巴细胞的r-DNA转录活性的变化。方法;榄香烯使用前1天和使用结束后7天抽血化验r-DNA转录活性。结果:榄香烯治疗第一个疗程后t-DNA转录活性增强。结论;检测r-DNA的变化可以作为患者榄香烯治疗后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田金苗  张满来  胡海洋  陈大为 《中国药事》2011,25(8):802-803,810
目的建立榄香烯亚微乳注射液中β-榄香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迪马C18色谱柱,乙腈-水(87∶1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结果β-榄香烯在0.1149~3.447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为100.4%,RSD为1.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作为榄香烯亚微乳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榄香烯对小鼠肝癌腹水瘤细胞系Hca-F25/CL-16A3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2只小鼠分成两组,对照组12只,治疗组10只。从荷瘤次日起,治疗组用榄香烯腹腔注射治疗,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治疗。20d后取瘤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荷瘤小鼠两组肿瘤组织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抑癌蛋白(pRB)和腺病毒E2启动子结合因子(E2F-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肿瘤组织pRB阳性率为50%(6/12),用药组阳性率为100%(10/1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和用药组E2F-1均呈阳性表达,表达率均为100%(12/12)和(10/1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榄香烯对小鼠肝癌腹水瘤细胞系Hca-F25/CL-16A3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pRB蛋白表达有关,与E2F-1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