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无线网络及条形码技术的图书排架、定位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无线网络与条形码技术,建立起图书排架、定位系统,可实现图书排架和图书的准确定位.该系统可有效地解决传统管理方法易产生的乱架和死书问题,提高图书借阅效率并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目前医疗设备管理中信息采集和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射频标识(RFID)技术的系统设计方案,实现智能化管理及数据处理。方法:通过电子标签、阅读器及应用软件完成RFID系统的工作过程。结果:系统设计方案能够实现对医疗设备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实现医院设备的信息化管理。结论:RFID技术方面的优势与使用价值将改变医疗设备管理模式,为医疗设备管理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门诊无线输液系统,实现了输液患者身份准确识别,药物信息准确提取,患者和药物准确匹配,实时呼叫。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改善输液秩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准确统计护士工作量,方便护士绩效考核,合理分配护士资源,提升门诊输液室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条形码在医院物流管理系统中的使用心得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更加促进了医院医疗耗材管理中条形码的应用,条形码技术将会促进医院器材管理从传统的“静态管理”转变为灵活、高效的“动态管理”模式。本文仅就我院该系统的使用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条形码识别技术在病案管理中已广泛使用,其使用效果尤为明显。不但提高了整个病案管理过程和内容的准确性,而且通过借阅查询系统还能对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进行考核,从而加强了病案管理。使用条形码系统能够准确地对病案进行借出、追踪、归档进行管理,从而掌握病案的流向以及科研病案及再次入院病案的使用情况。使病案示踪系统更加快速、简捷、准确地控制病案的流通使用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实验室仪器双向通讯和LIS系统通讯中条码技术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实验室仪器通讯的协议结构、数据包,了解通讯协议及双向通讯技术,同时将条码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应用。结论:实验室仪器双向通讯和条码技术的应用提高了LIS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和标本的信息管理方法。方法 利用条形码检验信息管理系统 ,编制检验项目和标本管理模块。结果 通过标本和检验信息对应关系的程序管理 ,实现了每天按“工作清单”指令完成测定项目 ,按“清库单”丢弃过期标本。结论 该模块可使检测过程有序规范 ,避免了手工管理标本造成的项目漏检、报告不及时等现象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高值医用消耗材料进行"一物一码"条形码管理,实现从采购、物价、使用、收费、入出库和付款的全程追踪管理。方法:以产品的"REF"码和"LOT"码为基础,采用条形码技术录入高值医用消耗材料基础数据,建立完整数据库。结果:该系统能够实时掌握耗材的使用情况,保证收费准确,实现了"零库存"管理,减少了积压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应用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医用消耗材料品种繁多,为了科学管理各类消耗材料,探索消耗材料分库管理,研究出科学管理医用耗材的新型模式。方法:将医用消耗材料库房分为普通消耗材料库房、体外诊断试剂库房和高值消耗材料库房,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结果:规范了各项管理流程,利于耗材的全成本核算,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医用耗材新型管理模式具有普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The use of cadmium sulphide quantum dots (CdS QDs) is increasing, particularly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Their size (1–10?nm in diameter) is, however, such that they can be taken up by living cells. Here, a bakers’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deletion mutant collection has been exploited to provide a high-throughput means of revealing the genetic basis for tolerance/susceptibility to CdS QD exposure. The deletion of 112 genes, some associated with the abiotic stress response, some with various metabolic processes, some with mitochondrial organization, some with transport and some with DNA repair, reduced the level of tolerance to CdS QDs. A gene ontology analysis highlighted the role of oxidative stress in determining the cellular respons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nsitive mutants with centromeric plasmids harbouring DNA from a wild type strain restored the wild type growth phenotype when the complemented genes encoded either HSC82, DSK2 or ALD3. The use of these simple eukaryote knock-out mutants for functional toxicogenomic analysis will inform studies focusing on higher organis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