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02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466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76篇
口腔科学   866篇
临床医学   2476篇
内科学   18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4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511篇
综合类   4410篇
预防医学   613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372篇
  28篇
中国医学   5140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333篇
  2014年   792篇
  2013年   776篇
  2012年   980篇
  2011年   1118篇
  2010年   1150篇
  2009年   1067篇
  2008年   1130篇
  2007年   1052篇
  2006年   1015篇
  2005年   1067篇
  2004年   1037篇
  2003年   955篇
  2002年   833篇
  2001年   738篇
  2000年   597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366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生儿股骨骨折是一种罕见的骨折类型,其发生率不足存活新生儿的0.13‰[1-3],臀位难产、巨大儿和急产是其主要诱发因素[4-6]。新生儿股骨骨折以Bryant牵引、石膏或夹板固定等传统治疗方法为主[7]。其中,Bryant牵引,又称垂直悬吊牵引,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新生儿股骨骨折的治疗方式,需借助医疗器械,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患儿足部皮肤及血液循环情况,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髌骨爪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0例髌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髌骨爪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均解剖复位,未发生骨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等。12~18个月内患者均再次入院拆除内固定。根据Lysho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分,优良率96.00%(48/50)。结论对髌骨骨折实施切开复位髌骨爪内固定手术治疗符合髌骨的生物力学特点,内固定牢靠,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臀位助产术在异常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 160例胎儿臀位异常产妇,根据产科医师评估建议结合产妇及其家属意愿分为剖宫产组(82例)、臀位助产组(52例)和臀位牵引组(26例)。剖宫产组选择剖宫产,臀位助产组选择臀位助产术,臀位牵引组选择臀位牵引方式助产术。观察比较三组胎儿体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情况;产妇产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臀位助产组及臀位牵引组胎儿体重分别为(2.88±0.32)、(2.91±0.24)kg,均明显轻于剖宫产组的(3.45±0.56)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助产组、臀位牵引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08%、61.54%,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的1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助产组、剖宫产组胎儿死亡率分别为1.92%、0,均显著低于臀位牵引组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助产组产妇产后住院时间(4.51±0.54)d显著短于臀位牵引组的(5.02±0.58)d、剖宫产组的(7.54±1.0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牵引组产妇产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助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5.38%显著低于臀位牵引组的65.38%和剖宫产组的3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臀位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5<0.05)。结论臀位助产术应用于异常分娩中不会对产妇造成较大的手术伤害,产妇产后并发症较少,恢复快,但臀位助产术可使胎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仅适用于体重较小的胎儿,临床应用前必须预先进行充分评估,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面部骨折种类繁多,其中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为最普遍类型,本病患者受伤部位为脸部,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目前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主要采用坚固内固定术,但其有稳定性差、易发生二次骨折等不足[2]。在治疗颌面部骨折时需掌握其治疗原则与正确方法,不可完全依赖内固定而忽视必要的颌间牵引[3],因此牵引复位在坚固内固定术中也有重要辅助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坚固内固定术+牵引复位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悬吊牵引装置在肘关节松解术后促进康复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将97例肘关节松解术患者根据住院尾号单双数随机分为术后使用悬吊牵引装置组及传统模式组。术后24h、72h、出院当天分别比较两组患肢肿胀情况,术后72h、出院当天、1个月、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Mayo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2h和出院当天肿胀程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出院当天、术后1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有差异,术后6个月时活动度无差异。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mayo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时Mayo评分仍存在差异,术后6个月时Mayo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今后对于肘关节松解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在术后为患者常规采用新型悬吊牵引装置,促进消肿,缓解疼痛,从而减少患者痛苦,短时间内增加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提高功能锻炼效果,达到快优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单图像法手工测量髌骨不稳患者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tibial tuberosity-trochlear groove,TT-TG)间距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髌骨不稳患者30例。高年资手术医师A、B,使用改良单图像法手工测量髌骨不稳患者TT-TG间距,对比高资年影像学医师C,使用双图法测量髌骨不稳患者TT-TG间距。应用Cronbach′s alpha系数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结果的可重复性。使用Bland-Altman分析图评价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 高年资手术医师A、B使用改良单图像法手工测量髌骨不稳患者TT-TG间距分别和高年资影像学医师C使用双图法测量髌骨不稳患者TT-TG间距比较,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913和0.959,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和0.958。Bland-Altman分析图显示,TT-TG间距差值(mm)的均值为-0.276(95%CI:-3.526~2.974)和0.143(95%CI:-3.110~3.397)。A、B医师之间使用改良单图像法手工测量髌骨不稳患者TT-TG间距比较,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91,组内相关系数为0.891。Bland-Altman分析图显示TT-TG间距差值(mm)的均值为-0.276(95%CI:-3.526~2.974)。 结论 改良单图像法手工测量髌骨不稳患者TT-TG间距操作简单,可以准确测量出髌骨不稳患者的TT-TG间距,该方法和双图法可以相互替换使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应用髌骨环内固定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科利用髌骨环内固定系统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28例,均为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其中横行骨折16例,粉碎性骨折12例,男23例,女5例;年龄27~63岁。结果经6~24个月随访28例骨折均愈合,无固定钩松动、断裂,无皮肤刺激等并发症。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优24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髌骨环内固定系统对髌骨骨折固定牢固可靠,术后并发症低,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髌骨骨折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髌骨内推(patellar inward pushing method,PIPM)对兔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的影响,探讨髌骨内推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盐酸氨基葡萄糖组(GH)、髌骨内推组(PIPM)和髌骨内推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组(PIPM+GH),每组均为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KOA模型,各组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连续治疗8周,观察各组实验兔膝关节活动、关节液中IL-1β、i NOS和NO的水平及关节软骨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 PIPM+GH组与模型组相比,活动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PM组、PIPM+GH组与模型组相比,兔膝关节液IL-1β、i NOS、NO含量及关节软骨观察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PM组与GH组相比,活动度增加、关节液IL-1β、i NOS、NO含量及关节软骨观察评分降低,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IPM+GH组与GH组相比,关节液i NOS、NO含量及关节软骨观察评分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髌骨内推能降低兔KOA关节液中IL-1β、i NOS和NO含量,减少细胞炎症因子释放,促进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对KOA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效果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没有明显差异,但两者联合治疗较单独运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牵引治疗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方法:38例60岁以上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患者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治疗,与手术组60岁以上患者42例比较。结果:皮肤或骨牵引治疗的治愈率为92.2%,手术治疗的治愈率为95.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愈合的关键是正确的复位。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增加愈合率。牵引治疗要注意方向、力度和制动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