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陈志雄教授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经验.认为恶性肿瘤病机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化疗可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产生一系列毒副反应,通过中医药辨证治疗,实现减毒、增效作用,可达到促进机体生理机能恢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在对化疗产生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等毒副反应的治疗中,强调辨证论治,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个体化等治疗原则,谨守病机,进行有层次、有顺序、有侧重、分步骤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陈志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市中医医院院长.陈教授临床擅长用中医药治疗各种血液病,尤其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颇有独特见解.现将其应用祛风法治疗难治性ITP的经验介绍如下.1 风邪与难治性ITP的关系难治性ITP多由急性ITP失治、误治转为慢性,迁延不愈所致.临床上ITP发作每与风邪密切相关,急性ITP或慢性ITP急性发作前,患者多有外感风邪史,常为发病诱因,病情即出现反复或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3.
陈志雄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第一批中医优秀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瘀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建中汤类方首见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指以温补脾胃阳气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诸证的一类方剂,包括小建中  相似文献   
4.
陈志雄教授运用祛风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对急性ITP以祛风清热凉血为法,并注意不可补益过早;对慢性ITP以疏风凉血,益气补肾为主。补益可细分脏腑,扶正勿忘祛邪。  相似文献   
5.
于天启 《新中医》2010,(3):120-120
大黄,味苦寒,入胃、大肠、肝经。功用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神农本草经》谓:“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能直达下焦,深入血分,荡涤积垢,无坚不破。广州中医药大学陈志雄教授(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运用大黄治疗血证,  相似文献   
6.
张平中  于天启 《新中医》2004,36(9):18-19
介绍陈志雄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陈教授提出辨证分型加祛风药治疗,急性型以祛邪为先,不可过早补益;慢性型以益气养阴为主,扶正勿忘祛邪。  相似文献   
7.
罗曼  陈志雄  古学奎  蓝海 《吉林中医药》2021,41(10):1299-1301
陈志雄教授认为"阴平阳秘""内外调和"则邪气不能侵,而恶性血液病多为气血、营卫、五脏等诸多不和导致正虚邪实,因而倡导以"和法"来进行治疗,使气血、营卫、五脏的偏盛、偏衰归于平复,本文对其临床使用"和法"治疗恶性血液病之发热、出血、化疗相关毒副反应、带瘤生存的相关经验与学术观点进行总结,以期为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总结陈志雄教授治疗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经验。陈志雄教授从肝脾之生理出发,认为ITP病机以肝不藏血、脾不统血为本,风邪、火热、瘀血为标,治疗以止血及预防出血为主要目标。治疗儿童ITP,需首辨急缓,急性期用药以祛风凉血止血为法,不可补益过早;慢性期用药以益气养阴为法,兼以祛邪化瘀;结合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之特点,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以“平肝健脾,养血止血”为法,顾护小儿脾胃,以达“脾健肝畅”。临证中,灵活应用自拟经验方(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巴戟天、肿节风、仙鹤草、茜草、玉米须组成),分期、随症加减,在治疗儿童ITP上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