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2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358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75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602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945篇
内科学   567篇
皮肤病学   228篇
神经病学   597篇
特种医学   3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85篇
综合类   4543篇
预防医学   1085篇
眼科学   219篇
药学   3896篇
  8篇
中国医学   1068篇
肿瘤学   13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726篇
  2011年   886篇
  2010年   841篇
  2009年   895篇
  2008年   996篇
  2007年   869篇
  2006年   925篇
  2005年   1055篇
  2004年   905篇
  2003年   916篇
  2002年   651篇
  2001年   628篇
  2000年   499篇
  1999年   441篇
  1998年   359篇
  1997年   326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品与奥美拉唑用于急性胃炎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13例急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性胃炎的治疗中应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发应的发生概率,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广泛使用,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病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本病具有多形态损害、对糖皮质激素依赖、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身心健康~([1])。虽然该病是一种病因明确的疾病,但是,综观国内外皮肤科专著还没有将激素依赖性皮炎作为一种独立的  相似文献   
3.
<正>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以心室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下降而左心室壁厚度正常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1]。晚期DCM的患病率为36.5/10万,是心力衰竭的第三大病因,5年病死率15%~50%[2]。临床上常使用微量注射泵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药物依赖性是指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种强迫要连续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的反应,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耐受性,同一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在儿童激素依赖/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60例激素依赖/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以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他克莫司治疗,对照组予以环磷酰胺治疗。治疗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激素使用剂量、复发频率以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生化指标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患儿的激素使用剂量以及复发频率都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儿的各项生化指标与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儿童激素依赖/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的临床效果具有相似性,但他克莫司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苯丙胺类兴奋剂(ATS)药物依赖者血液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为该人群病情监测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万源市戒毒所2017年1月15日至2018年9月30日入所的289名ATS类戒毒人员的调查问卷和血清学样本,分析社会学指标的相关因素,所有数据使用SPSS 22. 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89名ATS药物依赖者中,男性235名(81. 31%),女性54名(18. 69%),平均年龄36. 12±3. 67 a; ATS药物依赖者中感染HIV有14名(4. 84%),感染HCV103名(35. 64%),感染梅毒19名(6. 57%),两种病毒混合感染11名(3. 81%),三种病毒混合感染1名(0. 34%); ATS药物依赖者HI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注射吸毒(OR=5. 546)、商业性行为(OR=14. 546)、吸毒年限(OR=5. 019)和吸毒量(OR=14. 558); ATS药物依赖者HC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商业性行为(OR=4. 686)、吸毒年限(OR=5. 033)和吸毒量(OR=2. 711); ATS药物依赖者HC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初中及以下学历(OR=3. 873)、商业性行为(OR=4. 686)和吸毒量(OR=3. 291)。结论:ATS滥用是导致HIV和性传播疾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在ATS滥用群体加强宣传HIV、HCV及梅毒的基本知识,预防、干预吸毒人群经血和性途径传播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编制《戒毒患者主观家庭支持量表》,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条目池,形成《戒毒患者主观家庭支持量表》初稿。以武汉市314名戒毒患者为量表初测对象,对获取数据进行条目分析和筛选。以武汉市和中山市共931名戒毒患者为量表正式施测对象,对获取数据进行量表效度和信度检验。结果:经过条目筛选形成的《戒毒患者主观家庭支持量表》为单维度结构,共有11个条目,方差贡献率为68.56%。量表得分与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得分呈正相关(r=0.523,P <0.001)。不同人口学与毒品使用特征的研究对象的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54,重测信度为0.772。结论:《戒毒患者主观家庭支持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作为测量戒毒患者主观家庭支持程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35岁的夏女士因为面部红斑瘙痒,自行买药膏涂抹。一段时间后,夏女士整张脸通红,经医生查看,被诊断为激素依赖性皮炎。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肖明辉坦言,皮肤病用药,不同人、不同患病部位用药不尽相同,且初发、复发用药也会不一样,患皮肤病后要注意以下几个用药误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一腓骨肌萎缩症家系的临床表现及不同基因检测方法的特点。方法收集一CMT家系8名成员临床资料,并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方法及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PMP22基因突变情况,同时选择60名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的健康人做为对照组。结果该家系中患病者以行走不稳、跨阈步态,伴有弓形足为主要临床表现。该家系中5名成员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及MLPA方法均检测出PMP22基因重复序列,其中出现临床症状的有4名(Ⅱ3、Ⅱ9、Ⅱ11、Ⅲ7),未出现临床症状但基因检测结果示PMP22基因重复序列的为携带者有1名(Ⅲ5),家系中余3名成员及对照组60名均未见重复序列。结论基因检测在明确CMT诊断中起重要作用,且MLPA法筛查基因时操作更简便、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运动性失语在脑肿瘤及脑梗死等方面的神经功能影像学研究,了解脑内语言功能的代偿及失语的恢复机制,以有利于神经可塑性或脑功能重组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和戒断时大鼠杏仁核中神经甾体和氨基酸递质水平的变化。方法连续7天给予大鼠盐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模型。使用纳洛酮(2mg/kg)催促戒断,观察戒断症状并进行评分。将大鼠断头处死后,剥离大脑并分离出杏仁核,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法提取游离型和结合型神经甾体。神经甾体(包括脱氢表雄酮、孕烯醇酮、别孕烯醇酮、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和孕烯醇酮硫酸酯)的含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甘氨酸、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采用柱前OPA衍生-电化学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大鼠杏仁核中的脱氢表雄酮水平降低33 %(P<0·01)。与戒断对照组比较,吗啡戒断大鼠杏仁核中的孕烯醇酮和别孕烯醇酮水平分别升高45 %和42 %(P<0·05) ,γ-氨基丁酸水平降低18 %(P<0·01)。与吗啡依赖组比较,吗啡戒断组大鼠杏仁核中的孕烯醇酮和孕烯醇酮硫酸酯水平分别升高60 %和40 %(P<0·05) ,甘氨酸水平降低14 %(P<0·05)。结论吗啡依赖大鼠杏仁核中的脱氢表雄酮可能参与吗啡依赖的形成而与吗啡戒断症状的表达无关。其他神经甾体(包括孕烯醇酮、别孕烯醇酮和孕烯醇酮硫酸酯)则可能参与吗啡的戒断而与依赖的形成无关。纳洛酮催促戒断时,大鼠杏仁核中抑制性氨基酸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受到抑制。表明大鼠杏仁核中的各种神经甾体和氨基酸递质在吗啡依赖和戒断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