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内放疗和化疗靶向治疗药物--鼻咽癌单克隆抗体188Re标记物[188Re-鼻咽癌单克隆抗体(BAC5)]和BAC5与平阳霉素(PYM)的耦联物(PYM-BAC5),观察了两药联合使用对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CNE2)的抑制作用.方法 直接法标记188Re-BAC5.以SnCl2、2-巯基乙醇(2-ME)和柠檬酸-酒石酸作还原剂和耦联剂,葡聚糖T-40被氧化成多醛基葡聚糖(PAD)用以耦联PYM和BAC5.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2种抗肿瘤药物对体外培养CNE2的抑制作用,并以188ReO4-、188Re-mIgG和PYM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组.结果 188Re-BAC5标记率为92%~95%,放射性浓度为5254 kBq/ml;PYM-BAC5中m(PYM):m(BAC5)=1:0.526,n(PYM):n(BAC5)=1:51.2种药单独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及各自对照组的抑制效应都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但188Re-BAC5对CNE2的抑制作用随放射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64 kBq/ml,抑制作用明显强于188ReO4-(IC50=882 kBq/ml)和188Re-mIgG(IC50=1062 kBq/ml)组.PYM-BAC5的IC50为10.07 μg/ml,而单纯PYM的IC50为63.60 μg/ml;联合用药中188Re-BAC5的IC50为32.1 kBq/ml,PYM-BAC5的IC50为1.70 μg/ml,分别明显小于2种药单用时各自的IC50,以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62和37.70,P<0.01).结论 靶向治疗组(188Re-BAC5)抑瘤效果明显好于非靶向组;联合靶向治疗组(188Re-BAC5 +PYM-BAC5)的抑瘤效果明显好于单独用药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利培酮临床效应的个体差异与其代谢酶细胞色素P4 5 0 2D6 (cytochromeP4 5 02D6 ,CYP2D6 )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 88例符合CCMD 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和 96例健康对照者作病例 -对照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 8周 ,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osi tiveandnegativesymptomscale ,PANSS)评分评价利培酮疗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对CYP2D6exonⅠ的C188T位点突变进行检测 ,分析利培酮临床效应与其主要代谢酶CYP2D6 /C188T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 中国上海地区人群的CYP2D6 /C188T突变率(弱代谢型 )为 36 .3% ,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总体分布比较无显著差异 (χ2 =1.15 ,df=2 ,P >0 .0 5 ) ,两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之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78,df=1,P >0 .0 5 )。进行性别及有否家族史分组后分析 ,亦无差异存在 ,且CYP2D6 /C188T突变与利培酮临床效应之间并无相关性 (χ2 =1.12 ,df=2 ;χ2 =0 .0 3,df=1,P >0 .0 5 )。结论 未发现中国人CYP2D6 /C188T多态性与利培酮临床效应的个体差异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在外置磁场下对HER-2/neu癌基因高表达的SKBR-3乳腺癌细胞的靶向结合性及抗癌作用。方法采用戊二醛交联法使人源性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与磁性纳米微粒交联,用直接标记法制备^188Re—Herceptin及^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用羰基铼标记法制备^188Re-磁性纳米微粒。肿瘤细胞体外抑制实验设4个组:^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组、^188Re—Herceptin组、^188Re-磁性纳米微粒组和^188ReO4^-组,各组均设3.7×10^4、18.5×10^4、37×10^4、55.5×10^4、74×10^4Bq/ml5个放射性剂量级别;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各组的抑瘤效应,计算相对抑制率,采用半数抑制放射性浓度(IC50)对各组抑瘤作用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和^188Re—Herceptin组对SKBR-3细胞均有较强杀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而^188Re-磁性纳米微粒和^188Re04组的杀伤作用较弱0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组的IC50(53.1×10^4Bq/L)明显低于^188Re—Herceptin组(76.1×10^4Bq/L);^188Re一磁性纳米微粒组和^188ReO4组的IC50分别为169×10^4和175×10^4Bq/L,明显高于前2组。结论^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和^188Re—Herceptin均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SKBR-3乳腺癌细胞增殖,且前者的抑制作用较后者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泊洛沙姆188(F68)为载体制备环孢素(CsA)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外溶出。方法以溶剂一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鉴定CsA在体系中的存在状态,以FTIR表征药物与载体的相互作用,以摇瓶法测定CsA的溶解度,按《中国药典》溶出度第三法测定CsA从物理混合物和固体分散体中的溶出。结果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CsA结晶衍射峰消失,提示药物以无定形或分子状态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FTIR结果表明药物与载体间无相互作用。药物溶解度和溶出度均随着F68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固体分散体和物理混合物60min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分别为99.32%和75.41%,两者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F68能提高CsA的溶解度和溶出度,可用来制备CsA的固体剂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大黄酸固体分散体,考察其分散状态及其释药性能。方法:以水溶性聚合物泊洛沙姆188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大黄酸固体分散体,以热重、红外分析法对其进行表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释药性能。结果:优选得到大黄酸:泊洛沙姆188的最佳比例为1:5。导数热重法分析表明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中不存在药物结晶;红外光谱法分析表明大黄酸与泊洛沙姆188未发生化学反应;溶出度试验结果表明其在30min内药物释放达90%左右。结论:大黄酸-泊洛沙姆188型固体分散体具有良好的释药性能及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5,(25):3554-3557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RES-P188-SD),并对其体外溶出特性及抑菌性进行研究。方法:以P188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RES-P188-SD。以药物与载体质量比、熔融温度、筛孔目数为考察因素,以RES溶解度与收率为考察指标,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选其制备工艺。以考察指标的综合评分进行结果分析,并进行验证试验。根据最优工艺制备RES-P188-SD后采用篮法测定其溶出度并计算累积溶出度,扫描电镜法分析物相表征,管碟法测定其抑菌性。结果:最优工艺为药物与载体质量比1∶10,熔融温度70℃,筛孔目数80目。按最优工艺所制样品的平均溶解度为0.51 mg/ml(RSD=1.96%,n=3),平均收率为91%(RSD=0.64%,n=3),15 min的平均累积溶出度即达83%(RSD=0.69%,n=3);其药物以非晶形式均匀分散在载体中;RES-P188-S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优选工艺稳定、可行。成功制得RES-P188-SD,可为提高RES的溶解度、溶出速率及抑菌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8铼(188Re)血管内照射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只)和照射组(n=20只),均行腹主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照射组内皮拉伤后行188Re血管内照射治疗,管腔下0.5 mm处累计吸收剂量为15 Gy;对照组则不行血管内照射.分别于术后1、3周处死动物,取病理组织学标本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凋亡细胞分析.结果:照射组第1、3周PCNA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7.69±7.04)%与(20.88±4.55)%,明显低于对照组(42.71±6.11)%、(29.48±10.13)%(P均<0.05);照射组第3周平滑肌细胞凋亡细胞百分比为(40.16±7.93)%,明显高于对照组(28.50±9.39)%(P=0.018).结论:188Re血管内照射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新生内膜增生,减少PTC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MCF-7)对188Re标记二乙三胺五乙酸葡糖胺(DTPA-DG)的摄取。方法:采用γ计数法在不同时间段评价乳腺癌细胞(MCF-7)对188Re-DTPA-DG(3.7kBq/10μl)的摄取。结果:乳腺癌肿瘤细胞(MCF-7)对188Re-DTPA-DG的摄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88ReO4-(P<0.05);实验组30min与4h细胞摄取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摄取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88Re-DTPA-DG容易被乳腺癌细胞(MCF-7)摄取,使188Re在肿瘤细胞内发挥辐射效应成为可能,从而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反义c-myc寡脱氧核苷酸联合188Re放射治疗对家兔髂总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反义c-myc寡脱氧核苷酸(ODN)联合188Re防治再狭窄的潜在作用.方法 通过球囊导管损伤家兔髂总动脉后,利用充盈188Re液的球囊导管对血管行照射后,将反义c-myc ODN通过pluronic gel缓释系统和Lipofectin转染导入系统,将其作用于损伤血管的外膜,3周后对所取的血管节段进行组织切片和α-actin免疫组化染色,在显微镜下进行形态观察和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计算出动脉内膜α-actin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形态观察和计算α-actin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发现单纯反义c-myc ODN和188Re放射治疗,以及两者联合均能明显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且后者比前两者抑制效果更明显.结论 反义c-myc ODN联合188Re放射治疗能显著抑制内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