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238篇
  免费   10622篇
  国内免费   4735篇
耳鼻咽喉   2602篇
儿科学   1586篇
妇产科学   1928篇
基础医学   4576篇
口腔科学   1886篇
临床医学   48663篇
内科学   14058篇
皮肤病学   1072篇
神经病学   2400篇
特种医学   353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7篇
外科学   15709篇
综合类   63115篇
预防医学   21758篇
眼科学   2219篇
药学   24891篇
  286篇
中国医学   7020篇
肿瘤学   5328篇
  2024年   1013篇
  2023年   3724篇
  2022年   4245篇
  2021年   4629篇
  2020年   4662篇
  2019年   3916篇
  2018年   2313篇
  2017年   3688篇
  2016年   4524篇
  2015年   5641篇
  2014年   10940篇
  2013年   11078篇
  2012年   14602篇
  2011年   15936篇
  2010年   15793篇
  2009年   15549篇
  2008年   17532篇
  2007年   15350篇
  2006年   15859篇
  2005年   15700篇
  2004年   13422篇
  2003年   13023篇
  2002年   7975篇
  2001年   6669篇
  2000年   3970篇
  1999年   3411篇
  1998年   3000篇
  1997年   2789篇
  1996年   2497篇
  1995年   2222篇
  1994年   1828篇
  1993年   1179篇
  1992年   1277篇
  1991年   1191篇
  1990年   787篇
  1989年   983篇
  1988年   360篇
  1987年   347篇
  1986年   282篇
  1985年   267篇
  1984年   169篇
  1983年   131篇
  1982年   9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2,(6):407-412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孕妇血清游离雌三醇(uE3)水平对X连锁鱼鳞病(XLI)患儿的预警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21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和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产前诊断提示Xp22.31微缺失(XLI的典型表现)的胎儿56例, 同期确诊为21三体综合征的胎儿70例及18三体综合征的胎儿26例, 回顾性分析孕妇妊娠中期的血清学筛查资料, 包括游离雌三醇(uE3)、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中位数倍数(MoM)值。采用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检测对Xp22.31微缺失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并行家系成员验证及致病性分析, 并随访母儿结局。结果 56例妊娠Xp22.31微缺失胎儿的孕妇中, 43例行妊娠中期血清学筛查, 其中42例异常(男性胎儿39例, 女性胎儿3例)。39例男性胎儿母亲的血清uE3的MoM值[0.06(0.00~0.21)]低于正常值, 且显著低于21三体综合征胎儿[0.71(0.26~1.27)]及18三体综合征胎儿[0.36(0.15~0.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9.96, P<0.001);其AFP、hC...  相似文献   
2.
目的 鉴定与丹参酮合成相关转录因子AP2/ERF家族中SmERF108转录因子,并分析转录因子SmERF108的靶基因。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平台如NCBI、PFAM等分析SmERF108的序列特征;MEGA-X软件用于构建SmERF108与不同功能转录因子的系统进化树;拟南芥原生质体转化法鉴定SmERF108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对SmERF108基因在丹参不同器官和组织差异表达进行检测;利用酵母体系对SmERF108的转录激活活性进行探究并用酵母单杂技术确定其靶基因。结果 SmERF108具有典型的AP2/ERF保守结构域,属于ERF-B3亚组,系统进化树和保守基序分析显示SmERF108与丹参中SmERF128、青蒿中AaERF2亲缘关系较近且保守基序分布一致;亚细胞定位显示SmERF108蛋白定位于细胞核;SmERF108基因在周皮中表达最高,且呈现周皮(R1)>韧皮部(R2)>木质部(R3)的规律;酵母自激活验证SmERF108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同时酵母单杂交确认其能与关键酶基因SmCPS1启动子结合。结论 鉴定到丹参中一个新转录因子SmERF108,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差异表达分析预测与丹参酮合成相关,分子互作初步证实靶基因为SmCPS1二萜环化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实行备案制后江苏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现状,提出新形势下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日常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建议。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江苏省行政区域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资料信息,同时结合现场质量考核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江苏省203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中,公立机构98家(占48.28%),民营机构105家(占51.72%)。有186家(占91.63%)机构同时具备接触粉尘类、化学因素类和物理因素类检查资格,具有放射因素类检查资格的有77家(占37.93%),生物因素类检查资格的仅有17家(占8.37%)。公立和民营机构人员在专兼职、专业、职称、学历构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行备案制后,公立机构数明显减少,民营机构数增多。现场质量考核发现,部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基本条件欠缺,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内部管理、服务行为欠规范,机构技术人员实际工作能力欠缺。
  结论  实行备案制后,江苏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总体状况尚可,但仍存在地区、检查类别分布不平衡现象,其人员构成、服务能力和质量管理方面有待强化。各有关部门在鼓励和支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同时,应加大监管力度,引导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疑病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级亚型[1],是指对自身感觉或征象做出患有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心身被由此产生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以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心和持难以消除的成见为特点。患者具有对健康过分担心、胆小、固执、刻板等个性特点[2],怀疑自己患有某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疾病,医生的解释和客观检查均不足以消除其看法。临床最初往往表现为过分关心自身健康和身体任何轻微变化,作出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释[3],伴有相应的疑病性不适,甚至出现日趋系统化的疑病症状。疑病症状可以是全身不适、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甚至是具体的疾病。症状以骨骼肌肉和胃肠系统多见,就部位而言以头、颈、腹部居多,常伴有焦虑、忧虑、恐惧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这种疑病性烦恼是对身体健康或所怀疑疾病本身的纠缠,而不是指对疾病的后果或继发性社会效应的苦恼。患者也知道烦恼对健康不利,苦于无法摆脱、不能自拔,四处求医、陈述病情始末,不相信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和保证,对患者社会功能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30岁。因左眼瘙痒、异物感1个月余,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既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史,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全身体检:阴部瘙痒且内裤内可见虫体尸体,请皮肤科医师会诊,虫体为耻阴虱。眼部检查:左眼上睑睫毛棕色半透明颗粒状椭圆形物质附着,睑缘充血,睑板腺口阻塞;其余眼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显微镜下检查拔出的睫毛,可见大量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未孵化的虫卵呈棕黑色颗粒状(精粹图片1)。临床诊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阴虱病;左眼睫虱病;左眼螨虫性睑缘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嘌呤能受体X1(purinergic receptor,P2RX1)与肺腺癌(LUAD)患者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非小细胞肺癌中P2RX1的表达及其甲基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对P2RX1共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并筛选核心基因。利用TIMER 2.0数据库、R软件等分析P2RX1与免疫细胞、免疫检查点、免疫基质评分等的相关性。结果:P2RX1在LUAD中表达下调,低表达P2RX1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且P2RX1与肿瘤纯度、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有关(P<0.05)。P2RX1的表达与肺鳞癌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Cg06475633等P2RX1 CpG位点甲基化与患者预后相关。P2RX1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免疫细胞活化、分化等通路和生物学进程,核心基因主要包括BTKIKZF1等。P2RX1的表达与B细胞浸润、免疫/基质评分、PD-1、CTLA-4等多个免疫检查点显著相关(P<0.05)。结论:P2RX1有望成为LUAD诊断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麻醉中BIS值差异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认知功能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60例,分别在靶控输注麻醉中维持BIS值为31~40,41~50及51~60,比较3组产妇麻醉前后MMSE评分、连线试验用时、MMP-9、NSE及S100β水平。结果 A组患者麻醉后MMSE评分和连线试验用时均显著高于B组、C组及麻醉前(P0. 05); B、C两组患者麻醉前后MMSE评分和连线试验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患者麻醉后MMP-9、NSE及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B、C组(P0. 05); B、C两组患者麻醉后MMP-9、NSE及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靶控输注麻醉中BIS值维持在31~40范围可显著保护认知功能,调节MMP-9、NSE及S100β水平,临床受益优于BIS值维持在41~50和51~60范围。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44-146+封三
目的探讨MSCT在对比剂外渗的急性腹部创伤性动脉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4例急性创伤性腹部动脉损伤患者及58例腹部非创伤性动脉病变患者影像资料,分析急性腹部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动脉病变所致对比剂外渗的相关性。结果 44例创伤性腹部损伤患者通过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共检出59支动脉损伤,其中对比剂外渗34支、非对比剂外渗共25支;58例急性腹部非创伤组共检出58支动脉病变,其中8支存在对比剂外渗。对比剂外渗征象创伤组出现率明显高于非创伤性组(χ~2=24.42,P0.05)。结论与非创伤组相比,急性腹部创伤性动脉损伤对比剂外渗征象较为常见,MSCT可以较好地显示创伤性对比剂外渗的直接及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诸多影像学检查在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推出了数字X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成像系统,DR数字影像具有成像质量高,成像速度快,辐射剂量小等优点通过该系统,可以直接将X线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既缩短了拍摄时间,同时由于自带显示系统,医生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有关患者病情的清晰影像资料,这对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骨母细胞瘤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腰椎骨母细胞瘤伴动脉瘤样骨囊肿病人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T示病变呈膨胀型骨质破坏区,周围可见硬化,病变内可见斑点样高密度影。MRI示L3-4右侧附件区可见类圆形异常信号区,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上呈等高信号,并可见"液-液"平面分层,伴相应水平脊髓受压、椎管狭窄。动态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L3椎体骨髓亦呈强化效应改变。手术病理为骨母细胞瘤。结论腰椎骨母细胞瘤及动脉瘤样骨囊肿临床虽少见但其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