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3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27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700篇
预防医学   54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826篇
中国医学   221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537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638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数以千计的药材品种中挑出几个乃至十几个可能升价的品种,对长期经营药材的朋友来说可能是易事,但如果选出在较短时日内升幅较高的品种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能否准确的判断取决于对这些品种供求关系的全面了解,综合信息的客观对称,经过较长时间的跟踪与捕捉,推荐以下品种供经营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春节过后,入市客商不多,偶有来本市探盘问价的客户,不见大货成交,偶有批量、零星走动。药市整体依然以稳定为主,市场价格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保持春节前的水平。近日很多业户开始积极筹备货源,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有一个好的开端。现就重点品种分析如下:五味子春节过后市价仍然保持上升的势头,现统货已升至85—95元、陈年选货已经高达100多元。业内人士分析,随着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和国家加强对野生资源的保护力度,该品后市仍有升势,短期内会持续看好。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37(11):I0012-I001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中止18种中药同品种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其中,北京知百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加味逍遥口服液、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药二厂生产的通经甘露丸、北京万辉药业集团第四制药生产的败酱片将被责令停止生产。  相似文献   
5.
本期广西中药材市场走势稍有所放慢,市上销平价稳的品种居于多数,销迟价跌的品种有所增加,但销快价升和畅销价坚的品种仍有不少。  相似文献   
6.
覆盆子 目前暂无家种的野生品种覆盆子已上市,但后市行情尚无分晓,这里笔者仅谈个人看法,供药界朋友参考。今年倒春寒,对覆盆子开花座果有一定的影响,约计309,6的损失率,但与去年相比,将增产三倍以上,从我们皖南青阳产区来说,去年仅6—7吨,今年约20-30吨。其一,去年同样是倒春寒,产新收购价为鲜品2—4元(千克价,下同),干品为12—14元,药农无采摘积极性,产新正遇阴雨天气,影响药农上山,商贩加工晒干困难,故产量减少。产新结束,待产地商贩知道行情后,家中已没有库存,商机已失去。其二,去年是前车之鉴,今年产新伊始,产地就形成抢购局面,起步价鲜品4元,后期7元,干品26—30元,商贩上门,药农有采摘积极性,日收入达40-80元左右,目前产地仍有少部分货源存在药农药商家中待价出售,  相似文献   
7.
清明节过后,阴雨天气较多,湿度大,部分易潮霉烂药材大货走动缩减。加上春耕大忙即将来临,近期市场情况与前期相比变化不大,交易多为小批量成交,但价格升幅度较大,多数品种价格往上升,少数品种往下滑。  相似文献   
8.
常见中药混用品种及其处方应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植物种类繁多。因各地用药习惯和品种不尽相同,使历代本草著作中的记述也存在分歧,使中药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长期存在,直接影响用药的质量和疗效,也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受到危害。要明确种类和品种,需要仔细认真地查阅文献和资料,甚至采取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鉴别。笔者现根据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和《中药鉴定与检验指南》中药性状鉴别、来源鉴别等方法列举几种在中药处方调配工作中常见的名称易混的品种及其处方应付。见表1~表5。  相似文献   
9.
10.
本期禹州药材市场走动异常活跃,大多数中药材品种价格呈上扬趋势,其中野生品种随着社会库存的消耗,价格上涨的幅度也随之增高,具体行情走势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