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86篇
  免费   1391篇
  国内免费   370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26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155篇
内科学   509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10篇
综合类   6590篇
预防医学   1232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997篇
  82篇
中国医学   18984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298篇
  2023年   1039篇
  2022年   1299篇
  2021年   1283篇
  2020年   1028篇
  2019年   902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817篇
  2016年   927篇
  2015年   1135篇
  2014年   2260篇
  2013年   1741篇
  2012年   2251篇
  2011年   2341篇
  2010年   1854篇
  2009年   1563篇
  2008年   1598篇
  2007年   1217篇
  2006年   1248篇
  2005年   1217篇
  2004年   1183篇
  2003年   924篇
  2002年   720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452篇
  1999年   359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88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化瘀方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后遗症患者脑血管血液流变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脑梗后遗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1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59例患者接受活血化瘀方联合针灸治疗。2组连续治疗30 d。比较2组患者脑血流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血流量、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基底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血流量、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基底动脉血流量大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头晕目眩、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患侧麻木、舌苔白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患者头晕目眩、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患侧麻木、舌苔白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 626,P=0. 000)。结论:活血化瘀方联合针灸能改善脑梗后遗症患者脑血管血液流变动力学指标,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3.
4.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867-3868
选取我院2012年12年~2014年12月收治的75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辅助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差异,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下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25±3.16d、21.53±6.18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7.84±4.38d、43.12±9.75d;观察组治愈22例,显效13例,好转4例,无效1例,临床总有效为97.50%(39/40),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6例,好转3,无效6例,临床总有效为82.86%(29/35),两组治疗、住院时间以及总有效率方面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应用于面瘫的治疗中,可有效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灸推拿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7.
皮肤鳞状细胞癌是具有发病率高、发展快、可转移、易误诊等特点的一种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随着中医的发展和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技术的进步,中医药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现代研究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目前临床上治疗鳞状细胞癌多采取手术及药物化疗等,因不良反应的存在,患者接受度低。中药具有多靶点、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中中医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将围绕中药单体、中药复方,以及针灸在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滋胃消痤汤配合隐形针灸治疗痤疮胃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皮肤科痤疮属胃阴虚证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维胺酯胶囊治疗组(对照组)38例、滋胃消痤汤治疗组(中药治疗组)39例、滋胃消痤汤配合隐形针灸治疗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组(综合治疗组)39例。对照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维胺酯胶囊内服治疗;中药治疗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滋胃消痤汤内服治疗;综合治疗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滋胃消痤汤内服,并结合隐形针灸进行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皮损症状、生存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综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药治疗组及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组治疗后的皮损症状比较,综合治疗组皮损症状显著低于中药治疗组及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皮损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综合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中药治疗组及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胃消痤汤配合隐形针灸治疗痤疮胃阴虚证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