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81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21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217篇
基础医学   406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5961篇
内科学   812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4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727篇
综合类   6189篇
预防医学   2339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122篇
  25篇
中国医学   569篇
肿瘤学   13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789篇
  2013年   793篇
  2012年   1156篇
  2011年   1178篇
  2010年   1167篇
  2009年   1180篇
  2008年   1364篇
  2007年   1246篇
  2006年   1063篇
  2005年   1096篇
  2004年   1155篇
  2003年   1012篇
  2002年   789篇
  2001年   712篇
  2000年   562篇
  1999年   442篇
  1998年   290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310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输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胎儿贫血致胎儿水肿的病例进行经脐静脉宫内输血治疗,输血孕周21+6~30+5周,输血量为15~60 ml,输血1~2次。结果:宫内输血后胎儿贫血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MCAPSV值4例降低,1例未改变,1例增高。胎儿腹水及水肿4例消失或减轻,1例无改善,1例继续加重。分娩4例新生儿3例存活,随访其身高、体重及神经行为发育均正常,1例新生儿RDS死亡,2例胎死宫内。结论:宫内输血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胎儿宫内治疗手段。输血后的胎儿成活率与其本身的疾病状态有关,明确胎儿贫血、水肿原因及掌握宫内输血适应证对改善胎儿预后有直接关系。在胎儿水肿原因不明时仅靠宫内输血改善贫血并不能提高围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9岁。主诉:乏力气短1月余,咯血1次。患者于本次入院前1月余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伴乏力,以双下肢为著,伴咳白色泡沫样痰,于5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1次,约100 ml,后痰中带血,为粉红色。既往心房颤动病史,未规律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肝炎、结核、疟疾等病史。否认手术史、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接种史不详。于2019年5月22日入院,查体:口唇无发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右下肺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右下肺浊音,听诊右下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音。  相似文献   
3.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做手术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能吃药、能自己康复锻炼的,就不开刀。这想法大体是没错的,但也不可矫枉过正,有些人怡怡因此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本期“我的健康之路”的讲述者,就抓住了前列腺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去白细胞输血对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在院感染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入我院的9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正常成分血液输注,观察组使用去白细胞血液输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输血后相关感染发生率、免疫功能相关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输血后感染发生率有所降低(46.67% vs.64.44%, 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CD3~+、CD4~+、CD8~+淋巴细胞占比以及CD4~+/CD8~+值有所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可以提高白血病患者免疫相关水平并且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输血前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实施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的患者3 48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予以输血治疗但未接受不规则抗体检验的患者3 125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与抗体特异性鉴定,并记录观察组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2组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 485例观察组患者中,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8.32‰,其中特异性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7.17‰;女性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10.44‰高于男性的6.46‰,存在妊娠史的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18.80‰高于无妊娠史女性患者的5.75‰,存在≥3次输血史的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15.38‰依次高于具有2次输血史患者的12.31‰、具有1次输血史患者的2.81‰;观察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前,有必要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以尽可能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在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状况。方法:选择190例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需要输血治疗,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普通血液成分,对治疗组患者输注去白细胞的血液成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结果: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1.58%,治疗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7.8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急需输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指导临床合理输注血小板,探讨和研究血栓弹力图(TEG)在新鲜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的功能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原则要求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中心血站采集供给医院的经过5%二甲基亚砜(DMSO)制备并储存于-80℃的冰冻血小板以及5 d内的新鲜血小板中分别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临床输注前将120袋血小板进行分组,其中新鲜血小板标本设为A组,按照2∶1比例混合的新鲜与冰冻血小板标本设为B组,按照1∶1比例混合的新鲜与冰冻血小板标本设为C组,冰冻血小板标本设为D组,通过对4组标本TEG参数检测来评估血小板功能情况。结果研究数据显示,A组和C组标本反应时间(R)值较B、D两组明显缩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标本组间比较凝血时间(K值)、ɑ角(Ang)和最大振幅(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和A、D两组比较明显增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3方面比较,A、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在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两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1∶1比例混合的新鲜与冰冻血小板输注有助于降低血液凝固的时间,对血块的凝集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比较适合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第二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第四条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和百姓健康相关的事件不时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有些,可能大家并不在意;有些,已经影响到了百姓的健康生活。在此,《健康博览》选取了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安全、预防疫苗注射、医疗改革等方面的大事,并略加点评。但愿,当我们回头审视这些事件的时候,我们的健康观念和生存环境正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