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琦教授是全国第二、三批师带徒名老中医,学养深厚,学验俱丰,熟读经典,临证通晓内妇杂病,精于中医男科.笔者有幸成为王老师学术思想继承人,侍诊之际,常听老师讲经说法,趣味横生.有时虽系细微及不经意处,然足见王老师涉猎之广,用功之深.兹列医话3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经方应用     
陈权 《四川中医》2008,26(5):121-123
本文从探讨继承、研究、发展、创新中医学术出发,例举经方临证验案,介绍学习运用经方的体会,认为读经典、做临床、用经方、精于辨证论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发展中医学术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刘清国 《中国针灸》2008,28(5):359-364
从腧穴穴理、经穴取穴方法、毫针针刺方法、毫针补泻、临床配穴、论治思想等方面,简要介绍杨甲三教授的针灸学术思想。腧穴的实质是“神气”游行出入,而非“皮肉筋骨”局部形质。深刻理解腧穴本质,对于临床取穴、配穴具有重要意义。针刺补泻是临床取得疗效的核心环节之一,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杨甲三熟读经典,遍习各派,逐渐融会贯通,删繁就简,形成了自己的针刺补泻风格。扬甲三的论治思想概括来说有以下3个特点:其一,体现了专病、专方、专药、专穴的精神;其二,善于针药并用;其三,临证治疗时思路敏捷,方法灵活,善于变通,而不为常法所囿。  相似文献   
4.
一.注释题 1.大抵脚腕痛,____解愈;股膝痛,____能医.痫发癫狂兮,凭____而疗理;疟生寒热兮,仗____以扶持. 2.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____而未来,____而已至.既至也,____;未至者,____. 3.头风头痛,刺____与____;眼痒眼痛,泻____与____. 4.泻____止盗汗,治小儿骨蒸;刺____利小便,医大人水蛊.  相似文献   
5.
孙祥虎 《养生月刊》2013,34(9):838-839
时下,许多家长以孩子能背诵经典为荣。家长给孩子买传统典籍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家长甚至会强迫孩子天天背诵。在民间,为满足家长对孩子读经典的教育需求,复古性质的"私塾"不断涌现。如苏州的"菊斋私塾"、沈阳的"九雯学堂"、武汉的"童学馆"等。私塾的经典教育重新兴起必然是以家长的赞同和需求为前提的。那么,传统经典为何受到家长如此偏爱?笔者认为,就家长而言主要有三点原因:  相似文献   
6.
7.
李方 《新疆中医药》2008,26(3):76-77
梁世绍(1911~1995)是已故南宁市著名老中医,行医60余年,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他自小随父行医,熟读经典,解放后在多家大医院工作过.不论经方时方,均能信手拈来,运用得心应手,颇具匠心.  相似文献   
8.
汪熙访谈录     
访谈(下简称访):汪先生,您父亲是汉口轮船分局招商局局长,之后任中德欧亚航空公司的总裁,这样的家庭背景,对您选择在四川大学读经济和到美国留学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磊(1929-),主任医师,河南固始人.幼年诵读经史,奠定了深厚的古文基础.18岁师从当地老中医张炳臣,此后悬壶故里,至1958年考入河南中医学院本科,6年后毕业留校任教,职及临床工作,现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继承班导师.  相似文献   
10.
读经典,谈感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它在不断继承、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作者认为要多读经典,用好经典,坚持以继承为基础,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实践中再创新,学习中医经典是掌握中医仁术的必由之路,而对经典领悟能力的提高,又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列举在临床实践中受到《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温热论》经典理论发得益的生动事例以明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