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91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子刚 《校园心理》2007,5(8):30-32
<正>美国作为世界公认的科技强国,拥有世界50%以上的学术论文、诺贝尔奖得主和专利。美国之所以强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拥有为数众多的世界一流学府,它们吸引着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负笈美国,一俟学业完成,这些学生很多都留在美国,成为美国支撑其科技强国地位的砥柱。  相似文献   
2.
犹太民族中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在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中,犹太人是最多的。为什么犹太人会有这么多杰出人物呢?为什么犹太人如此出色?这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让我们结合几位伟人的故事,来看看犹太人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3.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9):902-902
21世纪是医学影像学的世纪。自1895年11月8日,伟大的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线后,在1901年获取了首届诺贝尔物理奖,1956年Dickinson Woodruff Richards和Wener Forssmann开发了心脏导管术而获诺贝尔奖,1972年CT问世,1979年Allan Mcleod Cormark和Godfrey Newbold Hounsfield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奖。MRI的发现和开发在50年内相继有2次4人获诺贝尔奖,现代医学影像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百年的历史充分展现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是一部不断更新的科学发展史。他们对医学事业所创  相似文献   
4.
手部皮肤套脱伤的手术选择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手,既是劳动器官,也是美容器官,因其皮肤结构特殊,修复非常困难。王澍寰院士曾经说过“谁能解决手部套脱伤的修复,谁就可以拿到诺贝尔奖”,可见手部皮肤套脱伤的修复何其困难。传统的修复方法如带蒂皮瓣法,其外形臃肿而无感觉;腹壁埋藏后皮片植皮法,因术后不能早期进行康复锻炼而导致手指关节僵硬,疗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随着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使除菌治疗成为可能,细菌感染作为人类最大宿敌既然能被扑灭,曾认为细菌学可宣告终结。然而自1983年发现螺杆菌并认定它乃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的致病菌,且其发现者于200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事实看来,细菌学重新又受到了瞩目。由于螺杆菌亦可从粪便中检出,它属于广义的肠道细菌范畴。但并非所有宿主均可发病,只是极少一部分携带者发病即当视为肠道细菌的机会性感染。从而不必认作它是威胁宿主生命的强毒菌,而应视其为可与宿主相依共存的弱毒菌。  相似文献   
6.
7.
陶子 《肝脏》2007,12(5):359-359
10月8日2007年诺贝尔奖评选活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学院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奖首个奖项——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倜基(Mario Capecchi)、奥利弗·史密斯(Oliver Smithies)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Martin Evans),以表彰他们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尤其是“基因靶向”技术方面所作的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恐怕没有人心甘情愿地去冒风险,因为风险常常会是失败的导火索。但如果你能化险为夷,那么你获得的回报率将远远比不冒风险做事所取得的回报率高得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往往能成为一个成功者。要不然,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伟人、著名科学爱、企业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9.
文仪 《国外医学情报》2006,27(11):34-35
2006年10月2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Andrew Z.Fire和Craig C.Mello博士以表彰他们发现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大家健康》2012,(5):79-79
一氧化氮对健康至关重要因研究一氧化氮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奖的另一位科学家伊格纳罗博士在接受《美国健康杂志》专访时强调,"一氧化氮是身体中对健康最重要的化学分子之一"。研究成果表明,一氧化氮是一种气体物质,可以穿透任何细胞,到达任何组织,使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