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瘦素与胎儿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Zhang〔1〕等成功克隆了肥胖基因及人类的同源系列,其编码蛋白产物称为瘦素(leptin)。瘦素的发现为体内能量代谢和脂肪沉积机理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引起各国学者的注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瘦素具有更广泛的作用,在妇产科领域,瘦素与生殖、妊娠、胎儿生长发育乃至妇科疾病等均密切相关。现就瘦素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综述如下。1瘦素的概况瘦素是肥胖基因的蛋白产物,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与细胞因子相同的三级结构〔2〕。其相对分子质量16 000,具有强亲水性。人和鼠的瘦素氨基酸序列有84%的同源性。瘦素大部分与血清蛋白结…  相似文献   
2.
<正>肝脏脂肪沉积或脂肪肝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异常。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肝脏脂肪沉积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关系密切,但肝脏脂肪沉积是T2DM的病因还是结果尚存在争议[1-12]。本文就国内外有关肝脏脂肪沉积与T2DM关系的研究成果及新认识综述如下。1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再认识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沉积  相似文献   
3.
范建高  庄辉  黄薏 《肝博士》2015,(3):14-18
<正>关键词6:预防专家解读:脂肪肝的发生主要与肥胖、2型糖尿病、酒精滥用等因素有关,故必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才能收到较好效果。科学合理的饮食制度调整膳食结构,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热量来源以粮食为主"的中国传统膳食方案,避免西方社会"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膳食结构的缺陷,防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有氧间歇训练(AIT)结合利拉鲁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脏脂肪沉积、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T2DM合并NAFLD患者104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进行AIT,连续8 w。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血脂水平、胰岛素水平、氧化应激、炎性因子水平,检测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肝脏脂肪沉积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而空腹胰岛素(FINS)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脂肪受控衰减参数(CAP)及肝脏硬度(LS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IT结合利拉鲁肽可降低T2DM合并NAFLD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可能与降低机体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肝脏脂肪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5.
Heart disease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Each year in the United States, more than 500,000 men and women die from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CAD results from the narrowing of blood vessels that sup- ply the heart. The blood vessels become narrow when fatty deposits build up inside the arterial wall. When the arteries become clogged, the blood flow to the myocardium is impaired and a heart attack can occur. Nuclear cardiology studies use noninvasive imaging techniques to assess myocardial blood flow.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对db/db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KD治疗db/db小鼠的安全性。方法:选用8周龄db/db雄性小鼠20只作为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动物模型,适应性喂养3周后,最终18只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喂养(ND)组、KD组、75%热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CR)组,每组6只。另将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C)组,以标准饲料喂养。C组、ND组自由进食标准饲料,KD组自由进食生酮饲料,CR组作为阳性对照组,每日摄入ND组75%的标准饲料。干预4周后,由于实验过程中KD组及CR组分别有2只及1只小鼠不明原因死亡,按随机数字表法每组纳入3只小鼠进行统计分析。检测各组小鼠空腹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观察小鼠肝脏形态和结构及肝脏组织中脂滴大小和数量;...  相似文献   
7.
有文献报道, SIRT1-AMPK信号通路可能在DHM改善肝脏细胞甘油三酯蓄积、胰岛素抵抗等作用中发挥作用。为此,本课题拟进一步观察DHM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肪沉积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C57BL/6J小鼠采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同时分别用或不用低剂量(125 mg/kg)或高剂量(250 mg/kg)的DHM处理16周。实验期间,每两周检测体重一次。16周后,眼眶静脉取血并处死动物,同时取肩胛下、附睾与腹股沟的脂肪并用电子秤进行称重,并记录脂肪重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取肝脏甲醛固定、HE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脂肪沉积情况;比色法检测肝脏MDA和SOD含量; Realtime PCR检测相关指标的基因表达:IL-6、IL-8、TNF-α、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 ACC)、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低剂量三硝基甲苯(TNT)对作业工人肝脏的危害。方法 对福建省某矿务局化工厂159名TNT作业工人职业性健康检查及作业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 该TNY厂自1987年经技术改造后生产车间空气中TNT浓度均未超过国家最高容许浓度(MAC=1mg/m^3)。1999年职业性健康体检结果:B超检出肝脂肪沉积20人,占12.6%。结论 作业工人长期接触低剂量TNT会造成肝脏脂肪沉积,应加强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机理.方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分别给药后观察药物对模型大鼠血脂、肝体比、肝脏病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及瘦素的影响.结果: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能明显改善脂肪肝模型大鼠的肝脏病理情况,减轻肝脏的脂肪变性,降低血清中ALT、AST、TG和T-CH含量,降低体重,降低瘦素水平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且均明显优于单用中药或西药的治疗组.结论: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机理可能与其降低血脂,减少肝脏脂肪沉积,保护肝细胞,改善肝脏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常认为冠脉疾病的发生与脂肪沉积造成动脉狭窄有关,近年来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炎症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病中可能具有更重要作用。基于这一新的认识,本室率先建立了炎症免疫性AS动物模型,并利用先进的抗体芯片技术发现炎症免疫反应引发的AS形成过程中存在大量细胞因子的整体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