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42篇
  免费   2436篇
  国内免费   1586篇
耳鼻咽喉   166篇
儿科学   241篇
妇产科学   667篇
基础医学   1217篇
口腔科学   238篇
临床医学   8529篇
内科学   5508篇
皮肤病学   118篇
神经病学   1493篇
特种医学   50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84篇
外科学   5595篇
综合类   15907篇
预防医学   3930篇
眼科学   178篇
药学   6015篇
  107篇
中国医学   2514篇
肿瘤学   1989篇
  2024年   379篇
  2023年   1334篇
  2022年   1730篇
  2021年   1638篇
  2020年   1393篇
  2019年   1412篇
  2018年   693篇
  2017年   1223篇
  2016年   1419篇
  2015年   1650篇
  2014年   2746篇
  2013年   2744篇
  2012年   3458篇
  2011年   3738篇
  2010年   3388篇
  2009年   3451篇
  2008年   3561篇
  2007年   3228篇
  2006年   3129篇
  2005年   2863篇
  2004年   2453篇
  2003年   2196篇
  2002年   1809篇
  2001年   1495篇
  2000年   1022篇
  1999年   887篇
  1998年   830篇
  1997年   727篇
  1996年   742篇
  1995年   568篇
  1994年   455篇
  1993年   308篇
  1992年   267篇
  1991年   224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信息化技术在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领域中风险预测、警报接收与上报、抗凝防治管理、医护人员相关继续医学教育、患者疾病预后管理的应用现状,总结其应用阻碍因素,旨在为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黏附和生长的影响,评估该材料用作心脏补片的可行性。 方法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底板,用层层自组装技术(LBL),将SF和CS组装到纤维素纳米纤维表面,得到改性的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用ζ- 电位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材料的表征。分离培养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荧光素酶(Fluc)双重报告基因的小鼠AD-MSCs细胞,并接种于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上共培养,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FM)观察细胞黏附和生长形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超微结构,生物发光成像(BLI)及MTT比色法评估AD-MSCs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结果 XPS测定的结果提示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构建成功。SEM观察可见纳米纤维直径均一,具有良好的三维多孔结构,细胞在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上增殖活跃,形态和生长状态良好。CFM、BLI及MTT比色法的结果提示细胞与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共培养后呈三维分布,增殖状态好。 结论 对纤维素纳米纤维用LBL进行改性后可明星促进AD-MSCs的三维生长,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是可用于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训练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脂肪分布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以昆明种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糖高脂膳食联合药物链脲佐菌素方式建立小鼠T2DM模型,对造模成功的小鼠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进行低强度(8 m/min)、中强度(12 m/min)、高强度(20 m/min)有氧(跑台)4 w运动干预,并比较各组血糖水平、糖耐量、不同部位脂肪组织的重量及形态变化。结果有氧运动可以降低T2DM小鼠的空腹血糖,改善糖代谢,以中强度有氧运动效果最明显;有氧运动可使T2DM小鼠的体重减轻,体脂减少,且以中、高强度效果显著;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T2DM小鼠网膜脂肪积累。结论有氧运动可以缓解T2DM小鼠病征,改善糖脂代谢,降低其体内脂肪含量,且以中等强度运动干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至2018年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所有临床对照研究。两名研究员分别纳入研究、提取数据、质量评价并应用Rev Man5. 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病例数109114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手术夹闭组动脉瘤闭塞率为88. 2%,平均住院时间7. 7天,均高于介入栓塞组的65. 3%和4. 1天,P 0. 05。介入组患者的短期死亡率和致残率分别为0. 61%和2. 1%,均低于手术组的1. 27%和4. 7%,P 0. 05。介入组患者的1年期死亡率和致残率(2. 5%、2. 5%)均与手术组(2. 2%、1. 8%)无明显差异,P 0. 05。漏斗图未发现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介入栓塞相比于手术夹闭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短期不良预后发生率。但是动脉瘤的闭塞率较低,1年期预后与手术夹闭无明显差异。据此推测手术夹闭患者的长期预后可能要好于介入栓塞,手术夹闭更适合于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铂类行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肝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8例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肝转移癌患者,其中胃癌肝转移9例,结肠癌肝转移10例,直肠癌肝转移7例,食管癌肝转移5例,肺癌肝转移3例,卵巢癌肝转移3例,宫颈癌肝转移1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超选择肝动脉至肿瘤供血动脉,于此留置导管回病房用动脉泵行持续动脉灌注化疗铂类6h,雷替曲塞15min,然后再入导管室于肿瘤供血动脉行超液化碘油和表柔比星混悬液栓塞术。结果 38例患者中CR2例,PR22例,SD10例,PD4例。RR63.2%。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为Ⅲ0以下,均能耐受,无严重副反应。有2例Ⅳ0胃肠道反应,其余均为Ⅲ0以下,经对症治疗可缓解。栓塞术后综合征主要有疼痛、发热,对症治疗均可缓解。结论雷替曲塞联合铂类行肝动脉持续化疗和栓塞治疗肝转移癌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36岁。以体检发现肝占位1 d住院,入院前无任何不适,无黄疸、发热等症状,无腹水、食欲缺乏、消瘦、恶心、呕吐等表现。查体:心肺检查无异常,右上腹部可触及肿物,无明显压痛,边界尚清,固定,移动浊音阴性。既往无乙肝及肝硬化病史。化验肝肾功能、AFP及CEA等均无异常。行B超检查:肝内可见囊实性偏强回声包块,边界清,形态欠规则,其内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交通及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高能量创伤不断增加,我国每年因创伤死亡的人数超过40万,是青壮年死亡的首要原因[1]。其中多发伤患者创伤重、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并发症多,如何提高其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创伤外科医师面临的重大问题。脾脏是腹腔中最易受损的实质性脏器,脾脏破裂后最大的危险是腹腔内大出血,尽快止血、稳定生命体征是其成功救治的关键。多发伤合并脾脏损伤与单纯的脾脏损伤有很大的区别,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创伤小,符合严重多发伤救治的损害控制原则。本研究旨在探讨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脾破裂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9.
10.
易栓症是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防治重点。对于接受手术的止凝血障碍病人,需要谨慎评估VTE的个体风险,同时兼顾手术和麻醉的性质、出血障碍类型和严重程度、年龄、体重指数(BMI)、血栓形成史、恶性肿瘤和其他高危共患病。VTE风险应与已知出血障碍病人使用抗凝相关的出血风险平衡。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发现和判断血栓与出血的病因,对病人的止凝血代偿能力作出评估,并对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对上述病人,建议术后不常规使用药物预防血栓,尤其是血友病病人,但围手术期因子替代和止血药物的过度应用仍存在导致血栓的风险。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和直接口服抗凝剂前应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当血小板计数<50×109/L,LMWH短期减量应用可能相对安全,监测抗Хa水平可用于调整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病人LMWH的剂量。主要消化道出血停止和重新使用华法林应至少相隔7 d。对于高血栓栓塞风险和术后高出血风险病人,术后当晚和术后第1天减量应用直接口服抗凝剂是一种可取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