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29篇
  免费   2666篇
  国内免费   1212篇
耳鼻咽喉   419篇
儿科学   260篇
妇产科学   387篇
基础医学   1443篇
口腔科学   629篇
临床医学   10530篇
内科学   4154篇
皮肤病学   776篇
神经病学   2018篇
特种医学   16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6733篇
综合类   24170篇
预防医学   5179篇
眼科学   867篇
药学   13716篇
  200篇
中国医学   4341篇
肿瘤学   4066篇
  2024年   343篇
  2023年   1464篇
  2022年   1426篇
  2021年   1827篇
  2020年   1817篇
  2019年   1922篇
  2018年   871篇
  2017年   1782篇
  2016年   2107篇
  2015年   2373篇
  2014年   4551篇
  2013年   4211篇
  2012年   5082篇
  2011年   5191篇
  2010年   4612篇
  2009年   4324篇
  2008年   4766篇
  2007年   4080篇
  2006年   4424篇
  2005年   4787篇
  2004年   5086篇
  2003年   4106篇
  2002年   2600篇
  2001年   1938篇
  2000年   1432篇
  1999年   872篇
  1998年   783篇
  1997年   612篇
  1996年   505篇
  1995年   483篇
  1994年   360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德巴金联合利必通治疗癫痫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德巴金联合利必通在治疗癫痫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2014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在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癫痫病患者共计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予以德巴金治疗,对观察组患者提供德巴金联合利必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06%(40/4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22%(30/4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而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09%(12/4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3%(14/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德巴金联合利必通对癫痫病的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改善产后女性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效果,同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于山西省某院分娩并复查的女性3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235),观察组(n=117)。训练组患者分2个阶段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每个阶段治疗时间为2周,每周进行2次治疗,治疗次数共8次。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指导,不予特殊干预,自然恢复。于产后42d、产后6个月时对2组患者进行盆底电生理检测、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调查、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调查,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女性早期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结果产后42d,2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2组患者Ⅱ类肌纤维的疲劳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2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训练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2组患者有性生活人数均较少,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可改善患者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用药对脑梗死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d)、依达拉奉(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28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7、14、21、28 d,两组患者NIHSS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治疗后7、14、21、28 d 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21、28 d,两组患者MBI评分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治疗后7、14、21、28 d 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7%(26/30)比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用药对脑梗死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 (FTS)理念在经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并行经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应用FTS理念进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焦虑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轻度焦虑多于对照组,中、重度焦虑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4.00% vs 16.00%)、尿路感染(4.00% vs 18.00%)、颅内感染(0 vs 8.00%)、颅内血肿(2.00% vs 14.00%)和术后应激性疼痛(16.00% vs 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9.13±1.14)d vs(12.44±0.89)d];[(2.15±0.66)万元 vs (3.05±0.61)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TS理念能缓解经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术前紧张恐惧的心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护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应用全麻与腰硬联合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某院收治的68例行PCNL术患者,按术中麻醉方法不同分对照组(34例,全麻),观察组(34例,腰硬联合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M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阻滞用于PCNL术中的麻醉效果更优,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属胃癌高发国家,且以进展期胃癌为主。以手术和化疗为主的多学科治疗无法有效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的疗效在诸多癌症中得到了证实,因此,该类药物在胃癌中的治疗效果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全面介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对于其他治疗均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PD-1抑制剂是一个可行的治疗选项,其代表药物派姆单抗是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胃癌治疗的免疫抑制剂类药物,而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尚未批准任何此类药物应用于胃癌的临床治疗。如何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将会是后续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