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90篇
  免费   1332篇
  国内免费   873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132篇
妇产科学   133篇
基础医学   440篇
口腔科学   70篇
临床医学   2044篇
内科学   1656篇
皮肤病学   153篇
神经病学   394篇
特种医学   3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872篇
综合类   6348篇
预防医学   3059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5947篇
  40篇
中国医学   1568篇
肿瘤学   532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567篇
  2020年   551篇
  2019年   638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561篇
  2016年   532篇
  2015年   636篇
  2014年   793篇
  2013年   807篇
  2012年   1048篇
  2011年   1072篇
  2010年   982篇
  2009年   992篇
  2008年   1168篇
  2007年   981篇
  2006年   1032篇
  2005年   1030篇
  2004年   930篇
  2003年   907篇
  2002年   852篇
  2001年   750篇
  2000年   718篇
  1999年   667篇
  1998年   561篇
  1997年   536篇
  1996年   555篇
  1995年   473篇
  1994年   477篇
  1993年   328篇
  1992年   333篇
  1991年   305篇
  1990年   254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致密性骨炎(OCI)和其他疾病有时难以鉴别,探讨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为OCI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目的 探索女性OCI患者的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6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OCI的61例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15~50岁,平均(33.8±6.6)岁,病程2周~15年。选择同期61例女性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年龄15~48岁,平均(35.6±7.6)岁。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并对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病情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观察组血清白蛋白(45.4±2.9)g/L低于对照组(46.5±2.8)g/L(t=2.190,P<0.05)。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0.28(0.23,0.37)μg/L〕、N-端骨钙素(OC)〔13.1(11.2,16.2)μg/L〕、25-羟维生素D3〔25-(OH)VD3〕〔(14.1±5.1)μg/L〕低于对照组〔0.36(0.29,0.48)μg/L,15.6(13.7,17.3)μg/L,(17.5±6.6)μg/L〕(Z=-2.983、-3.255,t=3.081,P<0.05)。长病程亚组OC水平〔14.6(12.4,18.5)μg/L〕高于短病程亚组〔11.7(10.2,14.0)μg/L〕(Z=-2.407,P<0.05)。多孕亚组β-CTX〔0.25(0.22,0.32)μg/L〕、OC水平〔12.2(10.3,15.0)μg/L〕低于非多孕亚组〔0.33(0.26,0.44)μg/L、13.4(12.0,18.8)μg/L〕(Z=-2.486、-1.897,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与妊娠次数、生产次数均呈负相关(rs=-0.276、-0.298,P<0.05),OC与体质指数(BM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妊娠次数均呈负相关(rs=-0.284、-0.374、-0.360,P<0.05),25-(OH)VD3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s=0.275,P<0.05)。 结论 女性OCI患者血清OC、β-CTX水平明显降低,可为鉴别其他疾病提供依据;血清OC水平可以反映OCI患者的严重程度,同时OC水平与患者妊娠次数相关;tP1NP与妊娠次数、生产次数相关。  相似文献   
2.
戊苯那嗪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囊泡单胺转运体2抑制剂, 2017年4月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迟发性运动障碍。在为期6周的短期治疗和持续48周的长期治疗临床试验中,戊苯那嗪均显示出对迟发性运动障碍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和头痛等。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对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应对肝胆外科肝癌患者的门诊筛查、病房管理以及安全地实施肝癌手术,都是对肝胆外科医师提出的新挑战。我们认为,该病的临床处置应在筛查新冠肺炎的前提下,遵循正规操作流程,做好充分防护。对于需要急诊治疗但无法排除新冠肺炎的肝癌患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方式及手术室条件,慎重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整个诊疗过程必须遵从既保证患者的安全及疗效,又要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维生素D为一种重要的微量营养素,它主要参与了钙磷及骨代谢,而维生素D缺乏是很多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为一种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已成为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本研究旨在了解济宁城市地区>50岁男性及绝经后女性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方法收集2016-10-01-2018-09-30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查体中心的健康人群查体资料,女212名,已为绝经,年龄<70岁;男286名,年龄50~70岁。以上人群均在济宁城市地区居住>10年,进行病史采集。采用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上述人群空腹血糖、血清钙、血清磷、血清镁及甲状旁腺激素;采用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上述人群中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上述人群非优势侧挠骨远端1/3骨密度。结果济宁城市地区>50岁男性维生素D充足率及缺乏率分别为14.34%和50.70%;绝经后女性维生素D充足率及缺乏率分别为9.91%和60.38%;>50岁男性血清25-(OH)D平均值为(21.34±7.12)ng/mL,高于绝经后女性的(19.87±6.31)ng/mL,t=9.465,P=0.008。济宁城市地区>50岁男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41.26%和9.09%,绝经后女性分别为43.40%和38.68%;两组人群骨质疏松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6,P<0.001。结论济宁城市地区>50岁男性及绝经后女性人群血清25-(OH)D水平低,维生素D缺乏率高,骨质疏松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5.
<正>儿童期最多见的血管瘤是婴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和卡波济样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本文仅对此两种类型的血管瘤的药物治疗作简单论述。之所以将此两类血管肿瘤的治疗一并叙述,一是因为两类血管肿瘤在儿童期,特别是婴儿期较为常见,还因为两类肿瘤的治疗药物有相当大的重叠。1概述IH的发展过程:婴儿血管瘤起病早,新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剂量氨酚羟考酮片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合并骨转移中度癌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NSCLC合并骨转移中度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酚羟考酮片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镇痛疗效、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FACT-L)中文版(V4.0)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24 h、72 h、7 d、14 d,两组患者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时间点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短期镇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4 d,两组患者FACT-L中文版(V4.0)中FACT的一般模块(FACT-general module,FACT-G)、肺癌特异模块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FACT-L中文版(V4.0)中FACT-G、肺癌特异模块评分与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氨酚羟考酮能显著缓解NSCLC合并骨转移中度癌痛患者的疼痛,提高生存质量,疗效优于曲马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脂蛋白肾病(Lipoprotein glomerulopathy,LPG),1989年首次由日本学者Saito报道,LPG主要累及肾脏,且以肾小球病变为主[1]。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多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少数表现为轻微蛋白尿和镜下血尿,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及高血压,血脂异常易被忽略为肾病综合征的低蛋白血症所致。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增高是LPG血脂改变的主要特点[2-3]。LPG为一种与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肾脏疾病,目前世界范围内有报道的病例不足200例,儿童报道仅10余例[2]。本病进展缓慢,临床常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因此,为增强对LPG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现分析1例确诊的儿童LPG临床资料,总结LPG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或吗啡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机平面阻滞(TAP)在胃肠肿瘤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双侧TAP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PCIA治疗,B组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双侧TAP阻滞联合吗啡PCIA治疗,C组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双侧TAP阻滞联合生理盐水(安慰剂) PCIA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术后2h、6h、12h、24h和48h静息和咳嗽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24h补救镇痛率、48h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2h、6h、12h、24h和48h静息和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B组和C组,且B组患者不同状态下不同时间点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三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C组患者24h补救镇痛率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48h PCIA有效按压次数均少于A组和B组,且A组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三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A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PCIA应用于胃肠肿瘤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确切,且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班爱会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54-4156
目的探讨妇宝颗粒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伊川县中医院收治的9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头孢羟氨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头孢羟氨苄的基础上使用妇宝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盆腔积液量、包块直径)、血红素氧合酶-1(HO-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43/46)]较常规组[76.09%(35/46)]高(P<0.05)。治疗后,两组盆腔积液量少于治疗前,观察组盆腔积液量少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包块直径小于治疗前,观察组包块直径小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HO-1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HO-1和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0%(4/46)]与常规组[13.04%(6/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头孢羟氨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基础上,加用妇宝颗粒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HO-1、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