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159篇
  5篇
中国医学   2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成药牛黄解毒丸(片)使用不当常会产生过敏反应性药疹、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牛黄解毒丸(片)的毒副作用主要来源于黄雄,它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硫化砷遇热易分解变成有毒的三氧化二砷,在肾脏可致脊髓中枢和周围神经炎、胃肠炎、肝损害、皮疹等.  相似文献   
2.
2001年1月~11月,笔者运用羚芎胶囊治疗风阳上扰脉络不和偏头痛45例,并与镇脑宁胶囊进行双盲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5例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19~65岁;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者20天。对照组40例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0~65岁;病程最长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药羚羊角的性状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羚羊角 ,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 ,谓之羊 ,俗称羚羊。其功效性寒、味咸。平肝息风 ,清热镇惊 ,解毒。通常用于各种热病 ,如高热头痛 ,神昏谵语 ,躁狂 ,中风、惊风发斑疹者等。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赛加羚羊雄兽的角。产地 :主要产于新疆西北部及独联体各国。性状鉴别本品呈长圆锥形 ,长 15~ 4 0cm ,基部直径 2~4cm ,下部较粗 ,灰白色 ,上部渐细 ,稍弯曲 ,黄白色。顶端部分光滑 ,内有细孔直通角尖 ,但不露于角尖之外 ,习称“通天眼”。嫩者角尖多为黑棕色 ,其内部常有红色斑纹。除顶端光滑部分外 ,全体有 10~ 2 0个隆起…  相似文献   
4.
辛伊 《医药与保健》2003,11(8):19-19
美体健身房开张了!我们的宗旨“胸要挺,腿要直,臀要翘”;我们的目标“塑造自信健康的不悔人生”!从现在开始,跟我-起做-运-动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药辅合一”理念下导入Pickering乳技术,提升儿科用药羚珠散中石菖蒲挥发油的稳定性。方法 对羚珠散各饮片粉末进行初步表征,确定稳定剂。通过成乳量、包油量和乳剂形态筛选出最佳稳定剂质量浓度、油水比和制备方法。并使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S)分析石菖蒲油在Pickering乳中的包裹状态。比较不同时间下各组别挥发油的保有量、丙二醛和过氧化物的含量。再通过GC-MS分析其中成分的变化趋势。结果 筛选出珍珠粉作为Pickering乳的稳定剂,珍珠粉质量浓度为65 mg/mL,油水比9∶11为最优成乳条件,高压均质法为最优的制备方法,NIRS分析可知石菖蒲挥发油被珍珠粉包裹,Pickering乳液中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对比各组在不同时间段下石菖蒲油的保有率和其中丙二醛和过氧化物含量,可知40℃放置1、3、8 h的Pickering乳剂相比于石菖蒲挥发油组有更高的保有率和更低的氧化程度。GC-MS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石菖蒲挥发油组,Pickering乳组挥发性成分的稳定性显著提高。结论 在“药辅合一”理念下Pickering乳可用于含油固...  相似文献   
6.
谢国燕  何静  王林  洪鹏升  赵欣黔 《中成药》2023,(4):1387-1390
目的 考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蓝芩口服液对风热证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9例,对照组给予蓝芩口服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疗程7 d。检测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主要症状体征(发热、咽喉肿痛)消退时间、血清生化指标(hs-CRP、SCC)、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ADA)、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疾病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更短(P<0.05)。治疗后,2组血清生化指标、CD8+、ADA降低(P<0.05),CD4+、CD4+/CD8+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蓝芩口服液可安全有效地降低风热证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hs-CRP、SCC水平...  相似文献   
7.
小儿发热常伴随食积,中医认为儿童发热时退烧兼顾导滞,可有效避免发热损伤。该文以高糖、高脂饲料饲养的SD大鼠乳鼠联合注射角叉菜胶,建立发热食积模型,评价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清热导滞的药效水平并探讨潜在作用机制,为药效作用及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可有效降低模型乳鼠肛温,改善机体炎症环境[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数、单核细胞数等],也可有效修复小肠损伤,增强肠道推进功能。在确证其散热疗效的基础上,基于LTQ-Orbitrap MS/MS及UPLC-QQQ-MS/MS液质联用技术,采用非靶向及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对其散热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QI软件结合SIMCA-P软件对脑组织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筛选出可显著调控的内源性代谢产物22种,MetaboAnalyst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其干预机制主要集中在酪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肌醇磷酸代谢等通路上。同时,脑组织样本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其可中枢性改变消化系统活力、抑制能量异常代谢及炎症反应等,从多个层面发挥清热导滞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罗勇  谢斌 《新中医》2003,35(8):11-11
我院自制翘连酒用于治疗褥疮,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与用法 黄连150g,连翘、栀子、制马钱子各100g。配制:将上药(饮片)倒入容器内,加入乙醇含量为50%的食用白酒2 500ml搅拌后密封,浸泡1月后,用4层纱布过滤,进行分装,每瓶100ml。用法:用无菌棉签蘸药液适量涂擦于患处,或用无菌纱布双层浸药液外敷创面,每天4~5次,7天为1疗程。  相似文献   
9.
复方天羚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50例范随峰林景彦林银菊河南省卢氏县中医院(472200)主题词%复方天羚胶囊/治疗应用头痛/中医药疗法我科应用自拟方配制的“复方天羚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药物成分:天麻20g,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色谱柱柱长的选用对一检品——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检验成本的影响。方法用HPLC法测定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用不同号色谱柱来测定,进行柱效、分离度、含量的对比,进行成本核算。结果NO.047401柱较NO.213133柱每月(生产30批计)可节约检验成本约2000元左右。结论经过实践,在本制剂的含量测定中NO.047401柱比NO.213133柱更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