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90篇
  免费   1054篇
  国内免费   1130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538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645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4943篇
内科学   2838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9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4272篇
综合类   8583篇
预防医学   151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171篇
  61篇
中国医学   1936篇
肿瘤学   1576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462篇
  2022年   586篇
  2021年   839篇
  2020年   573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455篇
  2016年   613篇
  2015年   653篇
  2014年   1203篇
  2013年   1221篇
  2012年   1547篇
  2011年   1733篇
  2010年   1721篇
  2009年   1757篇
  2008年   1881篇
  2007年   1723篇
  2006年   1776篇
  2005年   1701篇
  2004年   1380篇
  2003年   1291篇
  2002年   1067篇
  2001年   996篇
  2000年   779篇
  1999年   652篇
  1998年   690篇
  1997年   598篇
  1996年   519篇
  1995年   443篇
  1994年   400篇
  1993年   269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微RNA-26b和Unc-51自噬激活激酶-2(ULK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院结肠癌患者150例,实时荧光逆转录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i R-26b和ULK2在结肠癌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结肠癌组mi R-26b、ULK2 mRNA表达水平、蛋白表达评分、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组(P<0.01);mi R-26b、ULK2蛋白表达与TMN分期、病理学分级、复发、浸润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相关性明显,且TMN分期越高、病理学分期越高、有复发、浸润深度越深、有淋巴血管间隙浸润、肿瘤最大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mi R-26b、 ULK2蛋白阳性表达率越低(P<0.01);mi R-26b、ULK2阳性组3年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mi R-26b、ULK2阴性组(P<0.01)。结论结肠癌组织mi R-26b、ULK2表达降低;mi R-26b、ULK2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制作用;Mi R-26b、ULK2高表达的结肠癌患者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NK)对人结肠癌细胞及Wnt信号通路的影响和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检测HNK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和Caspase-3蛋白表达观察HNK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HNK对Wnt信号通路中β-catenin/Tcf4转录活性的影响;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HNK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增殖(P0.05),并诱导细胞凋亡。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结果显示,HNK在10.0μmol/L时就能明显降低LoVo细胞中β-catenin/Tcf4转录活性(P0.05)。结论 HNK能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该作用可能与HNK抑制Wnt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3.
自 1 995年起我们应用经皮穿刺胸腔置管引流、生理盐水、尿激酶胸腔程序灌洗引流法治疗结核性胸液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治疗和护理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6 2例均系临床确诊的大、中量结核性胸液住院患者 ,男 33例 ,女 2 9例 ,年龄 1 6~ 6 6岁 ,病程 3~ 30天 ,依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 32例和对照组 3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积液量相同。1 .2 治疗方法  1 )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痨治疗 ,行B超定位积液后 ,采用经皮穿刺胸腔置管法引流胸液[1 ] ,直至积液不再从导管流出。然后用生理盐水 2 5 0~ 5 0 0ml…  相似文献   
4.
1998年1月~2002年1月,我科共收治软组织深部脓肿病人18例,利用自制双套管持续灌洗引流,并通过及时、准确的护理观察,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软组织脓肿病人,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6~76岁,平均年龄58岁。本组病人均系农村就诊患者。致病原因:15例病人是车祸所致的严重挤压伤、套脱伤在当地卫生所清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切除前后腹腔冲洗液脱落细胞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直肠癌术中腹腔多次冲洗,对于降低患者腹腔内脱落癌细胞阳性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直肠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分6次进行,肿瘤切除前3次,切除后3次;将6次腹腔冲洗液行常规病理学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肿瘤切除前,全组患者腹腔冲洗液脱落癌细胞均呈阳性表达。肿瘤切除后第1次腹腔冲洗液脱落癌细胞阳性40例,第2次阳性33例,第3次阳性13例。肿瘤切除后第1次冲洗液的脱落癌细胞阳性结果与切除后第2次冲洗液阳性结果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3次冲洗液的脱落癌细胞阳性结果与第2次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术中多次腹腔冲洗可降低腹腔内脱落癌细胞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原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表型特征,为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HNPCC遴选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Am sterdam标准的8个家系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与随机抽调我院40例确切无家族史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B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A组平均46岁,B组62.6岁,平均提前16.6年;<50岁者:A组73%(27/37),B组30%(12/40),两组比较P<0.01;第1、2、3代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9.2、46.9、34.6岁,逐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发病部位:右半结肠A组73.2%(30/41),B组39.0%(16/41),两组比较P<0.05。③同时、异时多发大肠癌:A组8.1%(3/37),B组2.5%(1/40)。④大肠外癌:A组17.1%(7/41),B组0,两组比较P<0.05。⑤合并腺瘤:A组0,B组22.5%(9/40),两组比较P<0.05。⑥组织学类型:低分化腺癌A组69.7%(23/33),B组40%(16/40),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原地区HNPCC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国际遴选标准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HNPCC遴选标准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在结肠灌注透析清洁肠道时,只有使插入肛门的探头入水管进入肛门≥50cm才能更好地使洗肠液与肠黏膜充分接触,达到充分清洁肠道的效果。在操作中,常遇到插管不顺利的情况。为了减轻患者的不适,提高插管成功率,我院2006年1-4月在结肠灌注透析清洁肠道时,采用了开机后插入入水管的  相似文献   
8.
1 病例介绍患者女 ,6 5岁。因腹胀、腹痛 5天 ,加重 1天入院。该患于 5天前不慎跌倒 ,自己站起后无不适 ,约 1天后觉腹部胀痛不适 ,未诊治。 5天来腹胀、腹痛时有发生 ,伴有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今日腹胀腹痛加剧 ,呈持续性胀痛 ,阵发性加剧 ,无放散痛。病程中无寒战发热  相似文献   
9.
电视腹腔镜早期腹腔灌洗引流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院肝胆外科于1996年7月,对重症坏死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衰竭病人首次采用电视腹腔镜早期腹腔灌洗引流,治疗获得成功,报道如下。病例病人,男性,58岁,主因剧烈腹痛、恶心、呕吐25h,伴发热、少尿10h入院。入院时已有休克征象,神志淡漠、四肢厥冷,血压11.0/8.0kPa,心率127/min,呼吸30/min,体温37.8℃,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部高度膨隆,全腹压痛以左中上腹部为著,有明显肌紧张及反跳  相似文献   
10.
患女,25岁,腹泻、下腹坠痛、粘液血便一年、肿块脱出肛门半年。于1992年2月11日入院。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天2~5次,为不成形、带有血和粘液的稀便,有时为大量血便,伴有下腹坠胀和疼痛。曾接“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疗效不佳,半年前.大便时发现有一肿块脱出肛门,约核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