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哺乳动物单一成体组织直接再生成为不同的组织如神经和肌肉组织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然而,Takahashi和Yamanaka发表于Cell上的研究使这种可能性似乎离我们极为接近。他们利用多种胚胎和成年小鼠细胞,包括鼠尾剪取组织中的成体成纤维细胞,引入仅4个基因,使成纤维细胞恢复了活力和分化成多种不同细胞类型的潜能。这项惊人的研究拓展了人类体细胞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基因疗法使内耳精细的毛发细胞再生,科学家首次成功地使哺乳动物恢复了部分听觉。如果这一成果能够重复,将为治疗某些耳聋症开辟新路。  相似文献   
3.
采用从新生牛肝脏提取的肝细胞再生刺激因子(cHSS)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82例,总有效率89.0%,与对照组(76.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cHSS组病人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ALT恢复与黄疸消退均较对照组迅速(P<0.01)。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提示cHSS对慢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能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6):615-615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07/4/12)报道,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于4月的《临床研究期刊》(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中证实:先前认为能够被诱导转变成胰岛素制造小岛细胞(insulin—producingisletcells)的一种胰腺细胞,无法在动物模型中诱导转化。不过,他们亦发现损伤的胰腺细胞再生能力很强,对胰腺癌的治疗具有指标性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听力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佟玲  Steed  KP 《英国医学杂志》2001,4(1):23-26
听觉障碍是人群中最多发的感觉缺陷 ,大约 80 0个小儿中有 1名出生时即伴有严重的听觉障碍 ,且在 70岁以上老年人中 ,有 6 0 %以上需要借助助听器改善听力(图 1)。手语可能对极少数人和极重度耳聋小儿有用 ,但绝大多数听力障碍者不愿采用这种方法 ,且对社交、经济和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手术可解除中耳疾病致聋 ,如耳硬化症 ,但这只占听力障碍患者的一小部分 ,耳蜗植入也改善了许多成人和小儿的极重度听力障碍 ,但对于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尚无药物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耳聋生物学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并概括了将来可能利用的一些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6.
7.
时荣  张瑾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6):1738-1741
浅II度烧伤、浅表裂伤和皮肤磨削术等真皮乳头层损伤时,汗腺和毛囊-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与表皮一起完全再生。较深的皮肤缺损如深II度烧伤、皮下剥离和皮肤溃疡等真皮深层组织丢失或破坏瘢痕愈合,皮肤附属器不能完全重建,无法分泌汗液和皮脂,造成体温调节、皮肤屏障和保护等功能受损,严重影响伤员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有关皮肤附属器与创面愈合关系的研究以及诱导较深创面汗腺再生等研究已经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8.
尽管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未得到满意的控制,目前迫切需要新的方法治疗心衰,移植干细胞代替移植整个心脏成为研究的热点.1989年,美国东田纳西州大学教授高理权最先提出将自身骨骼肌干细胞移植至心脏促使坏死心肌细胞再生的设想,此后10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了其可行性,并发现骨髓干细胞移植不但可在宿主心肌内分化为心肌样肌细胞(cardiac- like muscle cells),而且可促进并生成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9.
蜜汁含漱疗法:可用10%的蜜汁含漱口腔,能够消炎、止痛、促一进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有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神经干细胞同种移植可改善脑梗死模型鼠神经功能。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移植大鼠脑神经功能梗死局部的内存活、迁移情况及神经细胞再生。方法: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注入免疫抑制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每周观察、记录移植大鼠的行为和神经功能状况(NSS评分、转棒实验);于移植后1~8周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检测移植大鼠大脑人细胞核抗原、神经干细胞标志物(巢蛋白)及神经细胞标志物(神经元核心抗原、脑型微管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2周,脑梗死模型鼠NSS评分明显降低(P〈0.05)、转棒实验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神经功能得到改善(P〈0.05)。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8周,在移植大鼠病变侧室管膜下区、海马齿状回、梗死灶周围均可检测到人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移植后一二周,在移植大鼠病变侧室管膜下区、海马齿状回(CA1,CA3区)、梗死灶周围可见部分巢蛋白阳性细胞和mRNA表达,存续至8周。移植后2周,在移植大鼠病变侧室管膜下区、海马齿状回、梗死灶周围可见部分神经元核心抗原、脑型微管蛋白阳性细胞和mRNA的表达。移植后4~8周,在海马、梗死灶周围可见少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和少量mRNA的表达。结果证实,静脉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脑梗死模型大鼠脑内存活、并迁移至病变部位,继而分化为神经细胞,促进新生神经细胞的形成,改善移植大鼠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