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4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18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7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490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81篇
  11篇
中国医学   517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再深一步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来研究柴胡疏肝散治疗CAG的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柴胡疏肝散的所有活性成分与药物靶点;通过收集PharmGkb、OMIM、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映射筛选出交集靶点,将得到的交集靶点构建PPI网络与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并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实验验证,并通过免疫印迹法验证柴胡疏肝散对两种受体蛋白EGFR和STAT1的影响。结果 最终筛选得到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104个,潜在靶点238个,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交集靶点52个;GO与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2166条目和148条目,主要涉及到JAK-STA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EGFR、STAT1两个靶点能够与核心活性成分能够自发结合成较为稳定的构像;免疫印迹法实验证明柴胡疏肝散能够降低大鼠胃黏膜组织EGFR和STAT1蛋白表达。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发现柴胡疏肝散可能通过调节EGFR和STAT1蛋白表达来共同调控胃黏膜细胞增殖与凋亡,进而发挥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为深入进行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关于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胁痛的临床治疗方案分析。方法本文选择的所有患者均为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胁痛患者,本文选择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柴胡疏肝汤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28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元胡止痛胶囊进行治疗,柴胡疏肝汤组则为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这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比。结果分析两组治疗之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本文柴胡疏肝汤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28/28),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21/28),两组进行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柴胡疏肝汤组为17.86%(5/28),常规治疗组为25.00%(7/28),柴胡疏肝汤组稍优于常规治疗组,但P> 0.05,两组之间无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胁痛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柴胡疏肝汤进行加减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的效果,并且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柴胡注射液作为退烧专药,常备于家庭、病房之中。世医每遇发热患者,不问其详状即投之以解热,其汗后热退者十之六七,其不解者十之三四,彼时未曾深思,今习《温病条辨》遂深感震惊,此乃用药不辨证耳。余观今医之现状,确有精研温病之必要。外感、内伤均可发热,内伤发热有气虚、阴虚  相似文献   
5.
大柴胡汤治疗胆道蛔虫病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于1987-1993年应用大柴胡汤治疗胆道蛔虫病32例。结果治愈29例,有效1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0.63%,总有效率为93.75%,治愈者平均服药15天。观察到大柴胡汤具有消炎止痛、利胆排蛔的作用。认为胆道蛔虫病的治疗,不能满足于症状的消失,而应注重虫体的排出,以减少或杜绝形成胆道结石等并发症而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7.
抗生素是西药的提法。中药没有此说。自从国家限制抗生素的滥用以来,不少患者就将目光转向药店,希望找到中药中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柴胡注射液副反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笔者用柴胡注射液治疗感冒发热时有9例出现了以头晕、恶心为主的副反应 ,其中最严重的一例当即晕仆倒地 ,不省人事。经急救处理后恢复正常。现将临床观察、治疗过程及分析报告如下 :9例中 ,男 5例 ,女 4例 ;在校大学生 8例 ,青年教师 1例 ;空腹发生者 6例 (其中早餐未进食 5例 ,晚餐未进食 1例) ;月经期 2例。均为感冒初期发热(T 3 8.5℃以上 )者。给药方法 :柴胡注射液 2mL肌注。临床反应 :4例在注射过程中即出现头晕、恶心 ;4例在注射完毕站立或起身行走时出现上述症状 ,其中有 2例面色苍白 ,微有汗出 ;严重的 1例在注射液推至 2…  相似文献   
9.
胆石术后综合征是指胆结石患者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症状没有消失,或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常见症状有:上腹部或右季肋部疼痛不适,常呈隐痛或钝痛,压迫感,食欲不振,恶心腹胀,部分患者背脊烧灼感,症状与进食尤其进油脂食物有一定关系.而B超检查未见异常或胆总管代偿性扩张.笔者自2006年6月~2010年4月运用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胆石术后综合征58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唐代有个胡进士,家有长工叫二慢。秋天,二慢得了瘟病,胡进士怕传染家里的人,就让他离开。二慢来到水塘边,在杂草丛里躺着,觉得又渴又饿,浑身无力,便挖了些草根吃。一连吃了7天,周围的草根吃完了,二慢试着站起身,忽然觉得身上有劲了。从此,二慢的病再没犯过。过了些日子,胡进士的儿子也得了瘟病。他请了许多医生,谁也治不好。胡进士忽然想起二慢,把他找来询问后,急忙命人挖那种草根洗净煎汤,给儿子一连喝了几天“药”,病就好了。胡进士很高兴,想给那种药草起个名字,那种草根原来是当柴烧的,自己又姓胡,就把它叫做“柴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