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79篇
药学   148篇
  3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医用抗菌敷料——银敷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口容易感染是人们的常识,这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容易在伤口上繁殖引起的。感染的伤口不易愈合。  相似文献   
2.
背景:既往利用活性屏等离子技术制备的银涂层大都不涉及纳米领域,形成的银涂层为“薄膜样”,被覆基质表层且表面银颗粒分布不均,其长效抗菌能力受到挑战。目的:采用活性屏等离子体表面改性(ASPSM)技术制备可“埋入”不锈钢(SS)基质内部的纳米银涂层,观察其抗菌能力。方法:以不锈钢为基体,采用ASPSM技术制备纳米银涂层,其中通过调整轰击时间(1,2,4 h)制备3组涂层样品,分别记为1 h-Ag-ASPSM@SS、2 h-Ag-ASPSM@SS和4 h-Ag-ASPSM@SS,通过抑菌环实验、革兰染色分析3组涂层的抗菌能力。以不锈钢为基体,制备庆大霉素联合万古霉素抗生素涂层样品,记为ACNs。将不锈钢、2 h-Ag-ASPSM@SS、ACNs分别插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悬液中,采用涂布平板法分析样品长效(84 d)抗菌能力。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不锈钢、2 h-Ag-ASPSM@SS、ACNs共培养,进行CCK-8、活死染色与细胞上清乳酸脱氢酶活性检测。取连续暴露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12周后的不锈钢、2 h-Ag-ASPSM@SS、ACNs,采用滚平板法评估材料表面残留活菌量,采用万古霉素药敏纸片法评估材料表面残留活菌耐药性。结果与结论:①随着轰击时间的延长,样品表面纳米银的直径与含量逐渐增加,其中2 h-Ag-ASPSM@SS在形成了均匀球形纳米颗粒的情况下表面银含量较高。②抑菌环实验、革兰染色显示,相较于1 h-Ag-ASPSM@SS、4 h-Ag-ASPSM@SS,2 h-Ag-ASPSM@S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有更好的抑制效果。与两种细菌共培养42,84 d后,2 h-Ag-ASPSM@SS组洗脱液涂布平板上的活菌数量显著少于不锈钢组、ACNs组;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84 d后、与铜绿假单胞菌共培养42 d后,ACNs组洗脱液涂布平板上的活菌数量多于不锈钢组。③CCK-8、活死染色与细胞上清乳酸脱氢酶活性检测显示,2 h-Ag-ASPSM@SS无明显的细胞毒性,ACNs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④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12周后,2 h-Ag-ASPSM@SS组表面残留活菌量少于不锈钢组,ACNs组表面残留活菌量多于不锈钢组;与不锈钢组比较,ACNs组表面残留活菌株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显著下降(P<0.001),2 h-Ag-ASPSM@SS组表面残留活菌株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无明显变化(P>0.05)。⑤结果表明,ASPSM技术制备的纳米银涂层提高了不锈钢表面纳米银含量的沉积效率,并且具有持久的抗菌特性、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纳米银应用于软衬材料的抗菌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热固化型硅橡胶软衬材料中加入纳米银颗粒后的抗菌效果及对软衬剂和基托树脂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对比热固化型硅橡胶软衬剂lucisoft分别添加纳米银颗粒、制霉菌素、米康唑制成标准试件后1周、2周、3周通过培养方法监测软衬剂对白色念珠菌抗菌性及时相关系,用电子万能材料测试机检测添加纳米银颗粒后粘结强度的变化。结果热固化型硅橡胶软衬剂lucisoft加入纳米银前后抗菌效果有明显差异(P<0.01),抗菌性随时间无明显改变(P>0.05),加入制霉菌素,米康唑后抗菌效果有明显差异(P<0.01),但随时间变化抗菌性明显减低(P<0.01),软衬剂中加入纳米银前后结合强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在热固化型橡胶软衬材料中加入纳米银颗粒后的抗菌性及时效明显提高,软衬剂和基托树脂粘结强度未受影响,提示热固化型硅橡胶软衬材料中加入纳米银颗粒可作为预防义齿性口炎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加纳米银敷料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3月Ⅱ度烧伤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rhEGF,对照组创面换药时外用生理盐水,其他处理措施两组完全相同。观察两组患者创面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生成情况。结果治疗组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的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深Ⅱ度烧伤患者的瘢痕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98,P<0.05);治疗组外用rhEGF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hEGF加纳米银敷料治疗Ⅱ度烧伤能加快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纳米银抗菌凝胶和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对深Ⅱ度烧伤患者换药疼痛评分、创面愈合质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共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换药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瘢痕评分、色素沉着率及治疗前后VEGF水平。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VAS评分、随访瘢痕评分及色素沉着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EGF水平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纳米银抗菌凝胶,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换药疼痛,降低瘢痕形成和色素沉着程度,并有助于上调VEGF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6.
含银医疗器械因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依,企业注册质量标准技术要求不统一,给市场监管带来不便。本文对目前含银医疗器械质量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质量技术要求及银含量检测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与比较纳米银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普外科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烧伤创面患者,遵循数字法分为两组,一组使用纳米银进行治疗,另一组使用磺胺嘧啶银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磺胺嘧啶银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是(26.3±2.3)d,纳米银组是(18.8±2.6)d,差异性显著(P<0.05).磺胺嘧啶银组患者的细菌感染率是3.3%,纳米银组是0%,差异性不明显(P>0.05).磺胺嘧啶银组患者的瘢痕发生率与手术植皮率分别是30%、13.3%,纳米银组分别是6.7%、3.3%,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纳米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优于磺胺嘧啶银.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水热条件下利用羧甲基壳聚糖分别还原硝酸银和硫酸铜,得到稳定的羧甲基壳聚糖复合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铜,并测试其抑菌能力.表征测试显示,所制的纳米银为20~30 nm的球状结构,纳米氧化铜为80~100 nm的花瓣状结构,二者都均匀稳定地分布于羧甲基壳聚糖中.抑菌试验显示,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复合纳米银(A组2 mg...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纳米银抗菌凝胶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评价。方法:试验选用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通过MTT试验和LDH试验,对被测物进行研究。结果:MTT试验的LC50为0.047g/mL,LDH试验的LC50为0.048g/mL。结论:纳米银离子会破坏细胞线粒体和细胞膜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的纳米银胶标记DNA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方法:通过将纳米银胶标记于人工合成的5’端-巯基修饰的寡聚核苷酸片段上,制成银胶DNA电化学探针。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标记于DNA末端的Ag^+,实现对特定序列DNA的测定。结果:经过实验条件的优化,测定DNA浓度在1.0×10^-9~6.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0×10^-10mol/L。结论:该DNA电化学传感器响应快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合于生物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