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4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2篇
临床医学   947篇
内科学   235篇
神经病学   963篇
特种医学   3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19篇
综合类   2628篇
预防医学   23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93篇
  8篇
中国医学   226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478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椎肿瘤较少见,易造成颈髓压迫,致高位截瘫,甚至危及生命。其治疗棘手,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很高,尤其是肿瘤较大时。作者成功进行了1例颈椎椎管内硬膜下巨大肿瘤1列,手术没有给病人带来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6月-2002年1月.我科采取钻孔引流术(BHID)治疗3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发生并发症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50。75岁。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外伤至手术时间1~5个月,平均2.7个月。临床表现为头痛16例。意识障碍13例,肢体无力13例,呕吐12例,智力障碍及精神异常8例,失语5例。CT示血肿均位于幕上。单侧17例.双侧4例:中线明显移位14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治疗小儿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新途径。方法以2001-01~2004-05我科收治的36例4~10岁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儿为研究对象,经CT定位,在局麻下行微创穿刺外引流术。结果36例中34例治愈,痊愈率94.4%。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4 d,无一例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穿刺外引流术是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鼠静脉窦高压致硬膜血管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静脉窦高压后硬膜血管变化及其静脉窦高压在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体重200~250g的SD雄性大鼠110只,随机分为静脉窦高压组(85只)和假手术组(25只),将静脉窦高压组85只大鼠闭塞左侧横窦和上矢状窦前1/3,并吻合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制成静脉窦高压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单纯解剖相应的颈部血管和硬脑膜窦,但不行吻合或闭塞。术后90d,随机取7只静脉窦高压组大鼠和5只假手术组大鼠,行硬脑膜血管明胶墨汁灌注,观察硬膜血管的状况。结果术后90d静脉窦高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硬膜血管数分别为(10.7±1.5)条/mm,(10.3±0.6)条/mm,差异无显著性。在静脉窦高压组中1只大鼠有硬脑膜动静脉瘘,其形态和结构与生理性动静脉短路类似。结论大鼠静脉窦高压一段时间后,颅内硬膜血管无明显增生。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形成很可能是由动静脉间的短路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5.
6.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促进脑复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伦贤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7):2313-2313
我科2000年3月~2004年6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病人32例。手术后21例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血肿腔难以闭塞,分别采取腰穿注入生理盐水、负压引流等方法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60~89岁,平均68.24岁。有明确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2例,采用钻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的治疗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锥孔双腔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翱 《广西医学》2006,28(12):1979-1980
慢性硬膜下血肿较为常见.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对6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锥孔双腔管冲洗引流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硬膜下血肿(SDH)系指60岁以上高龄人的SDH而言。由于近年来各国人口老年化率上升,老年人颅脑损伤的比例也随着增高,老年SDH也相应增多[1]。这类病人的临床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肿局部炎症、假膜新血管生成、局部纤溶状况及其在CSD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而探讨CSDH的发病机制,并为CSDH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8例CSDH患者作为病例组,2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及血肿液中VEGF及IL-6的含量。比较患者末梢静脉血及血肿液中四种因子的含量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病例组血肿液FDP、d-dimer检测均为阳性,血液为阴性;正常对照组血液FDP、d-dimer检测均为阴性;病例组血清VEG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肿液中VEGF浓度高于血清中。病例组血清IL-6浓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肿液中IL-6浓度高于血清中。CSDH患者血肿液VEGF、IL-6水平没有相关性。结论CSDH患者血肿液局部纤溶亢进,局部VEGF分泌旺盛,新血管生成活跃,局部炎症活跃,可导致CSDH不断扩大而参与CSDH发病机制。抗炎治疗、抑制VEGF的生理作用、有选择的对病人施行促凝治疗,可成为部分CSDH病人保守治疗及预防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