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25篇
  免费   765篇
  国内免费   396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158篇
基础医学   224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4382篇
内科学   677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254篇
特种医学   4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610篇
综合类   4741篇
预防医学   3888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2231篇
  54篇
中国医学   2854篇
肿瘤学   126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596篇
  2022年   529篇
  2021年   716篇
  2020年   669篇
  2019年   550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449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1111篇
  2013年   1027篇
  2012年   1358篇
  2011年   1481篇
  2010年   1297篇
  2009年   1218篇
  2008年   1406篇
  2007年   1046篇
  2006年   902篇
  2005年   1286篇
  2004年   1310篇
  2003年   1120篇
  2002年   601篇
  2001年   482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改善产后女性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效果,同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于山西省某院分娩并复查的女性3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235),观察组(n=117)。训练组患者分2个阶段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每个阶段治疗时间为2周,每周进行2次治疗,治疗次数共8次。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指导,不予特殊干预,自然恢复。于产后42d、产后6个月时对2组患者进行盆底电生理检测、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调查、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调查,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女性早期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结果产后42d,2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2组患者Ⅱ类肌纤维的疲劳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2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训练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2组患者有性生活人数均较少,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可改善患者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肿瘤患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应是癌症的完全根治,心理、生理和体能完全恢复,能胜任各项工作。然而由于肿瘤的特殊性,完全达到这个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实际上肿瘤康复主要是针对癌症所导致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残疾,通过医学、社会、心理、体能、教育、职业等综合性手段,使患者尽可能改善或恢复,提高生活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电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共计1600例,在产后6周登记产妇的一般情况,行盆底肌电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6周时盆底肌Ⅰ类肌肌电值90%降低,Ⅱ类肌肌电值81.5%降低;分娩年龄对盆底肌电值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次、胎儿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对产后盆底肌肌电值影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6周时盆底肌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盆底肌的收缩力普遍降低,多产、胎儿体质量大、BMI异常均是产后盆底肌受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易引起脑卒中,其实,低血压也可诱发脑血栓形成,引发脑卒中。临床上,低血压导致卒中的病例并不少见。在血压较低时,血液流动慢,会使机体缺血、缺氧,缓慢的血流与血管壁接触时间过长,很容易形成小血栓,一旦聚在一起会堵塞血管,导致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产妇1243例为研究对象,由专业医师组织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将入选产妇分为顺产组(824例)和剖宫产组(419例)。治疗前后使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分别测定所有产妇的盆底收缩压、静息压、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顺产组产妇盆底收缩压和静息压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盆底收缩压和静息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顺产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和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与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可改善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盆底功能,康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5):1365-1369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配合早期规律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9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锻炼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锻炼组术后第2 d由医生指导其在床上进行规律的腰背肌功能锻炼。而常规组患者术后卧床休息、常规恢复活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腰椎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年。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ODI评分均显著减少,JOA评分均显著增加;而锻炼组患者VAS评分随时间延长显著减少,但常规组患者术后1年与术后3个月相比,VAS评分不减反增,不同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锻炼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 d,两组间ODI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锻炼组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术配合早期主动规律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可显著改善腰椎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8.
9.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做手术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能吃药、能自己康复锻炼的,就不开刀。这想法大体是没错的,但也不可矫枉过正,有些人怡怡因此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本期“我的健康之路”的讲述者,就抓住了前列腺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临床上对于轻中度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其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且临床效果理想。本研究探讨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01-01—2018-03-31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经阴道分娩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产次、治疗前盆底Ⅰ和Ⅱ类肌肌张力及合并临床症状等因素组间均衡的原则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联合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肌电压及肌力、简易女性性功能及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盆底肌电压为(14.1±1.3)μV,大于对照组的(6.1±0.4)μV,t=37.199,P0.001;Ⅰ和Ⅱ类纤维盆底肌力分别为(4.2±0.3)和(4.2±0.5)级,均高于对照组的(1.4±0.1)和(1.0±0.2)级,t值分别为56.000和37.582,均P0.001。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性欲望(t=31.136,P0.001)、性兴奋(t=26.830,P0.001)、性高潮(t=79.171,P0.001)、阴道润滑(t=76.012,P0.001)和性交疼痛(t=30.589,P0.001)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生活满意度为(4.3±0.3)分,高于对照组的(1.7±0.2)分,t=46.034,P0.00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最大尿流量为(11.2±1.0)mL/s,高于对照组的(9.0±0.6)mL/s,t=11.931,P0.001;膀胱顺应性为(36.2±2.1)cm H_2O,大于对照组的(24.1±1.8)cm H_2O,t=27.668,P0.001;最大逼尿肌压力为(17.0±2.0)cm H_2O,大于对照组的(12.0±0.6)cm H_2O,t=287.747,P0.001。结论针对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者实施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盆底肌肉功能及膀胱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