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42篇
  免费   1355篇
  国内免费   393篇
耳鼻咽喉   75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89篇
基础医学   771篇
口腔科学   138篇
临床医学   4733篇
内科学   880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291篇
特种医学   3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127篇
综合类   8419篇
预防医学   3447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2414篇
  185篇
中国医学   8021篇
肿瘤学   200篇
  2024年   478篇
  2023年   1536篇
  2022年   1575篇
  2021年   1548篇
  2020年   974篇
  2019年   695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458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855篇
  2014年   1372篇
  2013年   1420篇
  2012年   2215篇
  2011年   2076篇
  2010年   1452篇
  2009年   1482篇
  2008年   2950篇
  2007年   1800篇
  2006年   1373篇
  2005年   1398篇
  2004年   1041篇
  2003年   777篇
  2002年   504篇
  2001年   497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304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中,外感伏邪,内伤伏邪,正气是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治疗上扶正以"调肝、健脾、滋肾"为主,祛邪以祛除风热毒邪,气郁、湿浊、瘀血为先。运用"伏邪学说"诠释其发病机理及其对脏腑功能的影响,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肌筋膜链理论以及经络系统中经筋学说在实质、整体性、病理特点、治疗原则以及临床运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肌筋膜链理论在姿势评估和运动锻炼指导方面,更具有优势。以期将肌筋膜经线理论与经筋学说相结合,更好地指导临床针灸、运动康复、推拿等领域的治疗,为经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多因外感热毒风邪或血虚生风所致,因此在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时,一定要结合风药的运用,驱除内外邪风,使气血归于平和,才能从根本上解除瘙痒。肺主皮毛,皮肤瘙痒与肺也密切相关。另外,调畅患者情志,减缓其焦虑的心理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王同菊 《工企医刊》2006,19(2):69-69
随着现代医学理论的迅速发展,生物医学的传统模式也正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现代模式转化。护理心理学作为医学心理学的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祖国传统医学《内经》就曾有对病人不可忽视其情绪变化的立论,并在《有疏通五过篇》作为古代医学中常见错误之  相似文献   
6.
本文溶自然辩证法和中医中药理论于一炉。通过中药与环境、系统与要素、功能与结构等方面,对现代中药学的系统观加以阐述,并举例说明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忽然感到眼前的场景无比熟悉,所有的一切、每一个细节,甚至是接下来所要发生的一幕,你都了如指掌。就好像曾经经历过。然而,事实当然并非如此。这其实是一种神秘而奇妙的感觉,据最近一项相关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至少有过一次这种“似曾相识”的经历。  相似文献   
8.
壮医对药物治疗作用的认识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壮药是指出产于壮族地区并在壮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是壮族及其先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壮药应用的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早在商周时期,已有壮族地区药物进贡中原的记载[1]。笔者现对壮医使用壮药的一些原则和观点简述如下。1壮医的用药原则1.1对病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要认识生物的变化规律,须有正确的认识途径与着眼点。这着眼点就是着眼于活的生物个体。这认识的深入途径就是向三个方向(方面)深入,且三个方面必须有机结合:(1)“横向”的深入,就是从个体一群体一整个生物界,在这个面上观察研究生物的共性(共有规律)与个性。(2)“竖向”的深入,是研究生物随时间的推移而有的变化,即研究从古生物到现今生物的变化。(3)“纵深向”的研究,是向生物个体内部物质的深入研究,这内部物质的变化,是生物在横向与竖向上发生变化的内部原因,由于横、竖向上的变化不能在纵深向上直接看到,所以须三向有机结合,由此才能全面立体地认识生物的变化规律与本质。  相似文献   
10.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指出:"喘有夙根",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称哮病为"宿哮".后世对哮病"夙根"的认识多推崇元·朱丹溪"哮喘……专主于痰"之说,在治法上主张"专以去痰为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