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3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67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728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2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717篇
综合类   1264篇
预防医学   24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97篇
  1篇
中国医学   487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464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轴向载荷分担比用于胫腓骨骨干骨折术后指导外固定器轴向动力化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外固定器治疗的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轴向载荷分担比指导下行外固定器轴向动力化治疗,对照组未行动力化,随访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6.5个月,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外固定针断裂、松动及再骨折等并发症,观察组1例骨搬移患者轴向载荷分担比5%,X线片显示骨折断端有连续性骨痂通过,拆除外固定器连接杆后发生移位,恢复原数值行轴向加压再动力化,现已愈合。观察组除外1例骨搬移患者,其余49例患者外固定器固定时间为[(24.4±4.7)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22.4±4.7)周],与对照组50例患者外固定器固定时间[(29.3±5.6)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27.3±5.6)周]比较,显著减少(P0.05)。结论:外固定器轴向载荷分担比指导胫腓骨骨干骨折外固定术后轴向动力化可以加速骨折愈合,但不适合骨搬移截骨端已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2.
正枕骨、寰椎和枢椎共同构成了枕颈部活动的结构功能单位,即枕颈交界区~([1-2])。炎症、创伤、肿瘤及畸形等因素会导致枕颈交界区失稳,从而引起颈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麻痹及难以忍受的疼痛,甚至危及生命~([3-4])。后路内固定融合技术是治疗枕颈部失稳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术式为枕骨螺钉技术,该技术较钢丝固定技术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3.
Ilizarov技术概述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遗留下很多开发慢性骨髓炎,骨不连,骨缺损面不能治愈的伤员。Ilizarov在自行车轮稳定性结构的启示下,于1951年发明了细钢针穿骨,张力下固定的环形外固定器。  相似文献   
4.
感染性骨不连是骨科治疗中一大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病灶清除,石膏外固定,等待骨感染控制并稳定后3~6月始能做内固定或自体骨移植等治疗,不但治疗时间长,邻近关节功能障碍明显,而且仍有相当多的失败率.近些年来采用带血管的肌骨瓣或骨皮瓣移植,手术复杂,创伤大,而且存在植入骨不连接甚至感染的可能.1998年3月-2004年6月我们采用骨外固定治疗感染性骨不连18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通过外固定架的牵伸辅助复位,矫正桡骨的短缩、成角移位,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利用外固定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并进行功能练习。术后定期进行X线和腕关节功能的评价。结果: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5个月。根据Aro功能评价:优9例,良1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66%。结论:外固定架能很好维持复位后的位置,恢复桡尺骨的相对长度和关节面的平整,使腕关节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因此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001年3月-2003年12月,对1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RockwoodⅢ型8例,Ⅳ型2例,Ⅴ型2例;脱位距就诊时间为2 h~5 d,平均2.5 d。结果术后10例获得3个月~2年随访,2例失访。术后肩锁关节位置恢复,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范围达160°~170°,2例在举重物时肩锁关节有轻度的疼痛,1例肩关节外展80°时肩锁关节开始疼痛,患侧上肢肌力较健侧稍减弱。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标准评定为86~96分,平均92分。结论肩锁钩钢板内固定可恢复肩锁关节的解剖位置和微动特性,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5月~2005年11月,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及矫形固定融合术治疗14例完全分节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年龄2.5~14.4岁,平均7.4岁,半椎体均为侧后方半椎体,其中胸椎7例,腰椎7例。[结果]手术时间2~7 h,平均4.7h,术中出血量150~2 500 m l,平均560 m。l固定节段2~8个椎体,平均3.5。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站立位脊柱正侧位X线片示冠状面Cobb's角由术前46.2°矫正到17.3°,平均矫正率62.6%,矢状面Cobb's角由术前48.3°矫正至术后16.2°,平均矫正率68.7%。终末随访时冠状面Cobb's角平均21.7°,丢失4.4°,矢状面Cobb's角平均18.7°,丢失2.5°。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不良2例,术中术后椎弓根螺钉切割椎体2例。[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可直接去除致畸因素,在冠状面及矢状面均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与前后路手术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适用于从胸段到腰段的半椎体畸形。  相似文献   
8.
翁柱庆 《华夏医学》2002,15(4):512-514
我院自 1 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采用椎板间隙开窗探查减压加爱德华兹套棒 [1 ] 内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患者 36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36例中 ,男 2 7例 ,女 9例 ;年龄 1 9~ 55岁 ,平均 35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2 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架在严重多发创伤患者骨折早期固定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按伤害控制骨科学(DCO)原则治疗伴有主要骨折的多发创伤患者34例,ISS评分平均29.4分,GCS评分平均12.5分;单发骨折24例,多发骨折10例,其中股骨骨折17处,胫腓骨14处,肱骨7处,前臂6处,复杂骨盆骨折3处。人院后均予以快速复苏,按照伤害控制性手术方案实施单臂外固定架临时固定骨折,完成复苏后行确定性的骨折内固定。结果开放性骨折平均每处骨折清创、外固定手术时间65min(30~140min),出血量185mL(70~250mL);闭合性骨折平均每处手术时间45.8min(31~65min),出血量30mL(10~50mL)。平均间隔14.2d(5~45d)更换内固定,确定性骨折固定每处平均手术时间142min(60。171min),出血量420mL(200~490mL)。2例复苏期间死亡,1例针道感染,1例深部感染。余32例出院后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8~32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未出现急性呼吸功能障碍、脂肪栓塞、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臂外固定架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早期骨折固定的方法,正确运用可以控制手术规模和减少手术时间,为确定性手术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应用记忆金属环抱式固定器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记忆金属环抱式肋骨固定器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2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记忆金属环抱式肋骨固定器进行内固定,对胸廓结构进行恢复,消除胸廓塌陷、变形及连枷胸。结果术后呼吸功能明显改善,胸痛明显减轻,肺部并发生明显减少。结论记忆金属环抱式肋骨固定器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减少并发症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