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01篇
  免费   1275篇
  国内免费   556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140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385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2689篇
内科学   998篇
皮肤病学   156篇
神经病学   269篇
特种医学   5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809篇
综合类   5767篇
预防医学   2017篇
眼科学   217篇
药学   2668篇
  21篇
中国医学   8002篇
肿瘤学   562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748篇
  2022年   719篇
  2021年   792篇
  2020年   755篇
  2019年   545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526篇
  2016年   507篇
  2015年   686篇
  2014年   1043篇
  2013年   1010篇
  2012年   1279篇
  2011年   1399篇
  2010年   1256篇
  2009年   1154篇
  2008年   1707篇
  2007年   1229篇
  2006年   1174篇
  2005年   1308篇
  2004年   1270篇
  2003年   1128篇
  2002年   745篇
  2001年   668篇
  2000年   523篇
  1999年   411篇
  1998年   341篇
  1997年   290篇
  1996年   330篇
  1995年   268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感毒清咽痛方治疗普通感冒咽痛(气虚邪犯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0例普通感冒咽痛(气虚邪犯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感毒清咽痛方,3次/d。对照组采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商品名:仁和可立克),1粒/次,2次/d。两组用药疗程均为3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咽部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探讨正虚感毒和普通感冒的相关性。结果:在改善咽部症状及体征疗效方面:试验组经治疗后愈显率55.17%,总有效率82.76%;对照组愈显率14.29%,总有效率67.86%(P<0.05)。两组治疗后咽部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改善明显(P<0.05),但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感毒清咽痛方具有扶正祛邪,益气解毒,清热利咽的功效,疗效稳定,安全性高,改善普通感冒咽痛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除呼吸道症状以外,常伴有纳差腹胀、大便不调等消化道症状,舌苔往往厚腻,有湿邪侵犯中焦的特点。中医认为脾胃与肺关系密切,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与脾共司水液代谢。同时从国家及各地区发布的COVID-19中医诊疗方案中也可看出,针对脾胃的治疗贯穿始终,与《温疫论》中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在治肺的基础上应当重视脾胃的治疗。结合《温疫论》中相关论述及现有的报道和临床资料,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疾病分期,探讨从脾胃角度防治COVID-19。  相似文献   
3.
慢性便秘是以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排便频率减少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胃肠道疾病。导师临证数十载,提出慢性便秘因患病人群不同,其辨证分型也不尽相同,如老年人便秘以阴阳两虚为主,妇人产后便秘以气阴两虚为主,而外感湿热邪毒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导致湿热致秘者亦不在少数。本文总结三则临床医案,具体论述因人制宜、辨证论治慢性便秘独到之处,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仝小林院士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名为"寒湿疫",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制定了初期、中期、重症期及恢复期的中医治疗方案,同时基于仝院士学术理论体系中的"脏腑风湿"理论,根据恢复期 "余毒未清,正虚邪恋"的病机特点,探讨其符合具备脏腑风湿行成3个基本要素:即外受寒湿裹挟戾气为必要外因;脏腑内虚为重要基础;邪疫伏留胶着,正邪交争为致病关键。故在辨证施治中可应用脏腑风湿理论以调理脾胃,化湿透邪,补益肺脾,顾护阳气,养阴生津。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认识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刚  金劲松 《天津中医药》2020,37(3):247-25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属"寒湿疫"范畴,以湿邪为病机核心,以肺为病位中心,以脾胃盛衰为疾病进退的关键。治疗与预防调护方面,急性期,卫气同调,宜宣清和化;恢复期,肺脾同治,宜清补轻宣,注重饮食、情志调摄;谨慎使用抗病毒、抗生素、激素及液体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沙参麦冬汤加减+化疗联合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对减轻毒副反应的作用.方法:观察对象选择2018年9月~2020年1月我院接收的40例晚期NSCL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20例,化疗治疗)、实验组(20例,加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实验组总有效率(55.00%)、稳定率(90.00%)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2)实验组肝损伤(5.00%)、白细胞减少(20.00%)、恶心呕吐(20.00%)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晚期NSCLC患者沙参麦冬汤加减+化疗治疗,可减轻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以肾脏功能的损伤为主要表现,并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在延缓病情、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笔者提出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认为其不仅是本病的致病因素,更是重要的病理产物,是本病发生发展、迁延难愈的关键。在治疗上提出以“益肾元、解肾毒”为大法,并根据不同兼夹辨证施治,采用药对,长治缓图。以“肾毒”立论拟定的经验方苏茵解毒方,在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上均显示出明显的效果,并已制备成院内制剂临床使用,在疗效及经济效益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9.
10.
从武汉抗疫中医药的投入使用情况,反思现代临床和国人所呈现出的中医药文化认同和就医习惯,探索其历史文化根源及社会因素与医学发展的内在关联。回顾历史,中医屡次临危受命,不负重托,如今大疫当前,中医药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故新时代探讨如何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医药原创优势,形成中医药学科优势整体化呈现的新模式医学,对提升全社会的中医药认知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